-
- 素材大。
- 3.81 MB
- 素材授權: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ppt
- 上傳時間:
- 2017-12-19
- 素材編號:
- 165822
- 素材類別:
- 疾病PPT
-
素材預覽
這是一個關于糖尿病患者的護理ppt課件,主要介紹了概念;流行病學;糖尿病的分類;病因、發(fā)病機制和自然史;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糖尿病的治療;糖尿病病人的護理;護理措施;注意事項。定義:糖尿。╠iabetes mellitus)是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種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島素作用缺陷所導致的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障礙,而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多病因性的代謝性疾病。長期的高血糖及伴隨的蛋白、脂肪代謝異常,會引起心、腦、腎、神經(jīng)、血管等組織結構和功能的異常,甚至會造成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歡迎點擊下載糖尿病患者的護理ppt課件哦。
糖尿病患者的護理ppt課件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wǎng)推薦的一款疾病PPT類型的PowerPoint.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內一科 胡曉嵐
一、概念 定義:糖尿。╠iabetes mellitus)是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種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島素作用缺陷所導致的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障礙,而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多病因性的代謝性疾病。 長期的高血糖及伴隨的蛋白、脂肪代謝異常,會引起心、腦、腎、神經(jīng)、血管等組織結構和功能的異常,甚至會造成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流行病學
全世界人口約65億
糖尿病病人2.3億
中國人口約13億
中國糖尿病患者約4千萬
印度 中國 美國
糖尿病已成為世界上繼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后第三位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病。預計2025年全球將突破3億。
二、糖尿病的分類(Classification)
(一)1型糖尿病:約占5~10%DM病人,分為免疫介導和特發(fā)性,多為前者。相對特征:
青少年起病(juvenile onset diabetes)
具酮癥傾向(proness to ketosis)
對胰島素敏感
自身免疫異常特征
胰島素、C肽水平低
(二)2型糖尿。杭s占90~95%,發(fā)病率與胰島素
(Ins)抵抗和分泌缺陷有關。
相對特征:
多有肥胖或肥胖病前史(青蛙型)
無酮癥傾向
多成年發(fā)病
無胰島素β細胞自身免疫損傷
血漿Ins、C肽水平可正;蛏,
對Ins不敏感
(三)其他特殊類型 DM
β細胞功能缺陷
Ins作用遺傳學性缺陷
胰腺外分泌病
內分泌病
藥物和化學所致
感染
不常見的免疫介導DM、 遺傳綜合征
其它有時伴有糖尿病的遺傳綜合征
(四)妊娠糖尿。℅estation Diabetic Mellitus. GDM)
三. 病因、發(fā)病機制和自然史
遺傳因素及環(huán)境因素共同參與。
(一)1型糖尿病:其發(fā)生、發(fā)展可分為6個階段
第1期:遺傳易感性
第2期:啟動自身免疫反應
第3期:免疫學異常,該期循環(huán)中會出現(xiàn)一組自身
抗體
ICA:胰島細胞自身抗體
IAA:胰島素自身抗體
GAD:谷氨酸脫羧酶抗體,更具敏感性、特異性強、持續(xù)時間長,有助于區(qū)分1型和2型。
4. 第4期:進行性胰島B細胞功能喪
第5期:臨床糖尿病
第6期:糖尿病的臨床表現(xiàn)明顯
(二)2型糖尿病
遺傳易感性:多基因疾病。
胰島素抵抗(IR)和(或)β細胞功能缺陷
IR:是指機體對一定量胰島素生物學反應低于預計正常水平的一種現(xiàn)象。
糖耐量減低(IGT)空腹血糖調節(jié)受損(IFG)
臨床糖尿病
病 因:遺傳因素及環(huán)境因素共同參與
糖尿病易患人群
肥胖的人
精神緊張的人
更年期婦女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高尿酸和高胰島素血癥的患者
吸煙者比不吸煙者糖尿病高達一倍以上
胰島素的生理功能
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激素,由胰臟內的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參與調節(jié)糖代謝,控制血糖平衡,可用于治療糖尿病。
促進葡萄糖轉化為肝糖原
促進葡萄糖進入細胞發(fā)揮作用
抑制肝糖原分解,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抑制蛋白質、脂肪在肝臟內轉化為葡萄糖。
身體內調節(jié)血糖的“機器”
1、糖的轉化:
當饑餓時:儲存的糖元在肝臟分解→葡萄糖→供能
當飯飽時:食物、葡萄糖(血糖)在胰島素的作用下→糖元→儲存起來
2、血糖的調節(jié)
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及生長激素
釋放↓
血糖下降 ——————————————血糖就升高
胰島素
釋放 ↓
血糖太高——————————血糖就下降
臨床表現(xiàn)
臨床表現(xiàn)
(一)代謝紊亂癥候群
1. 典型癥狀:“三多一少”,視力模糊;
皮膚瘙癢:由于高血糖和末梢神經(jīng)病變導致。
女性外陰搔癢
其他:四肢酸痛、麻木、腰痛、陽痿等
2. 多數(shù)病人起病隱襲,無明顯癥狀,以并發(fā)癥或伴發(fā)病就診
3. 反應性低血糖
4. 圍手術期發(fā)現(xiàn)血糖高
5. 健康體檢發(fā)現(xiàn)血糖高
六、臨床表現(xiàn)
(二)并發(fā)癥
酮癥酸中毒(DKA)
1、概念:糖尿病代謝紊亂加重時,脂肪動員和分解加速,大量脂肪酸在肝經(jīng)β氧化產(chǎn)生大量酮體(乙酰乙酸、β羥丁酸和丙酮)這些酮體均為較強的有機酸,血酮繼續(xù)升高,便發(fā)生代酸而稱之。
(特點: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謝性酸中毒)
2、誘因:感染、胰島素治療中斷或劑量不足、飲食不當、
妊娠和分娩、應激等。
酮癥酸中毒(DKA):
3、臨床表現(xiàn):早期酮癥階段為原來糖尿病癥狀加重;
初期:糖尿病多飲( polydispsia)、多尿(polyuria)癥狀加重。繼之疲乏無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有時伴有劇烈腹痛,酷似急腹癥。
中期:代謝紊亂進一步加重,可出現(xiàn)中至重度脫水征,消化道癥狀加重呼氣中帶有爛蘋果味。血糖可高達 30mmmol/L或以上,尿酮強陽性。
晚期:病情進一步惡化,出現(xiàn)重度脫水,休克;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昏迷;心律失常;呼吸深快、嚴重代謝性酸中毒( PH<7.1)
此外,由感染所誘發(fā)或伴有伴發(fā)癥者則其臨床表現(xiàn)視感染部位、或伴發(fā)癥的不同而定。
酮癥酸中毒(DKA):
4、化驗
血:血糖16.7~33.3mmol/L
血酮 >4.8mmol/L(50mg/dl)
PH ﹤ 7.35
尿:糖(++++) 酮(++++)
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高滲昏迷)
病死率高達40%。多見于50~70歲。
誘因:
感染、急性胃腸炎、胰腺炎、腦血管意外以及某些藥物使用等。
臨床表現(xiàn):
嚴重高血糖
脫水
血滲透壓增高而無顯著的酮癥酸中毒。
神經(jīng)、精神癥狀:嗜睡、幻覺、定向障礙、昏迷。
實驗室:血糖33.3mmol/L(600mg/dl)
血鈉可在155mmol/L
血漿滲透壓可達330~460 mmol/L
糖尿病高滲性昏迷是一種因嚴重高血糖、高血鈉、高滲透壓所致的脫水但無酮癥的綜合癥,病情危重,病死率較高,國外早期報告死亡率高達40-70%
感染
皮膚:化膿性感染有癤、癰等可致敗血癥或膿毒血癥
皮膚真菌感染足癬、甲癬、體癬等也較常見
泌尿系統(tǒng):腎盂腎炎和膀胱炎為常見的感染,
以女性多見,且常合并真菌性陰道炎。
呼吸系統(tǒng):肺結核發(fā)病率高,進展快,易形成空洞。
慢性并發(fā)癥
大血管病變
1、大中動脈粥樣硬化:
微血管病變
病理改變:
1、受累部位:視網(wǎng)膜、腎、心肌、神經(jīng)組織
2、微血管病變:
微血管病變(視網(wǎng)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 (diabetic retinopathy)
按眼底改變可分六期,兩大類
Ⅰ~Ⅲ期為背景性視網(wǎng)膜病變(background retinopathy)
Ⅳ~Ⅵ期為增殖型視網(wǎng)膜病變(proliferative retinopathy), 新生血管出現(xiàn)是其主要標志
視網(wǎng)膜病變
眼:致盲原因:
1、視網(wǎng)膜病變是糖尿病致盲的主要原因。
2、其他白內障、青光眼、屈光改變、虹膜睫狀體病變等
微血管病變(腎臟病變)
腎臟病變
病史常> 10年,分五期
毛細血管間腎小球硬化癥是主要的糖尿病微血管病變之一
腎小球硬化癥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在2型,其嚴重性僅次于冠狀動脈和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微血管病變
心。
糖尿病心肌。盒募任⒀懿∽兒托募〈x紊亂導致心肌廣泛性灶性壞死,稱~。
可誘發(fā)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心臟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可引起心律失常。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概念:
與下肢遠端神經(jīng)異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圍血管病變相關的足部(踝關節(jié)或踝關節(jié)以下的部位)感染、潰瘍和(或)深層組織破壞。
糖尿病足是截肢、致殘主要原因,花費巨大。
分類:神經(jīng)性、缺血性、混合型
七、實驗室檢查
1.尿糖測定:
腎糖閾當血糖達到8~10mmol/L,尿糖陽性。
陽性是診斷糖尿病的線索,但尿糖陰性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
2.血糖測定:
正?崭寡欠秶鸀3.9~6.1mmol/L。
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餐后2小時血糖大于11mmol/L
是診斷糖尿病的重要依據(jù),并可用于判斷病情和控制情況。
3、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
OGTT: 當血糖高于正常范圍而又未達到診斷標準或疑為糖尿病時,需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
準 備:試驗前 3 天每日進食碳水化合物≥200 g,
禁食10 小時以上
無水葡萄糖:成人 75 g ,兒童 1. 75 g / Kg
方 法: 將75 g 葡萄糖溶于250~300ml中,5 分鐘內飲完,分別于服糖前和服第一口糖后 2 小時取靜脈血測定血糖水平
其它:靜脈葡萄糖耐量試驗(IVGTT)
GHbA1和糖化血漿清蛋白(FA)
GHbA1 8~10% ,反應前 4~12周血糖總水平;
FA 1.7~2.8 mmol/L,反應近2~3周血糖總水平。
意義:糖尿病控制情況的監(jiān)測指標之一,但不能作為診斷糖尿病的依據(jù)。
血漿胰島素和C 肽測定
C 肽與Ins等分子分泌,且不受外源性 Ins的影響,是反應胰島β細胞功能的準確指標。
6.其他:自身抗體測定
九、糖尿病的治療
原則:早期、長期、綜合以及個性化 的原則
糖尿病教育
認識糖尿病是終生疾病
了解糖尿病基本知識和治療控制要求
良好生活方式
配合飲食、運動和藥物治療
學會測定尿糖、血糖
學會胰島素注射方法
飲食與運動治療原則
飲食治療原則:在滿足機體需要的基礎上,依據(jù)患者的年齡、身高、體重和體力活動強度合理控制總熱量、合理搭配營養(yǎng)、合理安排飲食。
運動治療原則:因人而異,循序漸進、適可而止、持之以恒。
全方位降糖
控制高血糖
降壓治療(使血壓控制在130/80mmHg)
糾正血脂異常:第3-6個月檢查一次血脂
抗凝治療:無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最好長期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藥物
改善胰島素抵抗:通過飲食控制,合理運動,藥物(羅格列酮)
減肥:當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35-40%,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可以下降30-40%。為了維持正常血糖,胰島β細胞分泌大量的胰島素,因此,血中胰島素水平增高是肥胖者胰島素抵抗的重要標志。
戒煙:吸煙可引起胰島素抵抗,加速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胰島素治療
適應癥:
1 型糖尿病
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
合并嚴重的感染、消耗性疾病、慢性并發(fā)癥、急性心肌梗塞、腦血管意外
外科圍手術期
妊娠與分娩
經(jīng)飲食和口服降糖藥治療仍控制不良者
繼發(fā)性糖尿病
制劑:
3.治療方法
1型糖尿病的治療:維持晝夜基礎胰島素水平約需全天胰島素的40%~50%,剩余部分用于每餐前。
基礎胰島素方法:①睡前和晨起注射中效胰島素。②每天注射1 ~ 2次長效胰島素。
強化治療:餐前多次注射速效胰島素加睡前注射中效或長效胰島素!
2型糖尿病的治療:胰島素作為補充治療。
①空腹血糖(FPG ) <7.8mmol/L者不需用胰島素
② FPG 7.8~11.1 mmol/L者可于睡前注射中效胰島素。(睡前(Bed time: B)中效胰島素(Insulin:I)聯(lián)合白天(Day time: D)口服降糖藥(Oral hypoglycemic agents: O),簡稱BIDO療法,是西方多年來提倡的。
③ FPG>11.1 mmol/L者可每天注射2次中效胰島素,或加用速效胰島素,或用預混制劑(3:7諾和筆)
④ FPG >13.9~16.7 mmol/L者按1型糖尿病的強化治療。
4. 胰島素治療時早晨空腹血糖高的原因:
① 夜間胰島素不足
② 黎明現(xiàn)象( down phenomenon ):夜間血糖控制良好,無低血糖發(fā)生,僅于黎明一段時間出現(xiàn)高血糖,其機制可能為胰島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
③ Somogyi 現(xiàn)象 : 夜間曾有低血糖,未發(fā)覺,繼而發(fā)生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
鑒別方法:夜間多次(于 0 、 2 、 4 、 6 、 8 時)測血糖
胰 島 素 泵
酮癥酸中毒
急救原則:
1. 盡快糾正失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
2.小劑量速效胰島素持續(xù)靜點,控制高血糖
輸液 —— 最為重要,補液量按體重的10%估計
先用NS,血糖降至13.9mmol/L后改用5%GS,并在葡萄糖中加入短效胰島素(按 3-4 g葡萄糖加1U胰島素)。
胰島素治療 —— 持續(xù)靜滴小劑量速效胰島素
劑量為0.1U/kg.h,必要時,可首次予10~20U iv
糾正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失調 —— 積極補 K,慎重補堿
補堿指征:pH < 7.1,CO2CP < 10 mmol/L
處理誘因和防治并發(fā)癥
積極抗感染和休克,保護腦、腎功能。
密切觀察,加強護理
糖尿病足的治療
0級——定期隨訪,加強宣傳教育,預防糖尿病足病的發(fā)生。
1級——徹底清創(chuàng)。適當應用擴血管、活血化瘀藥物以改善微循環(huán);應用B族維生素、神經(jīng)生長因子等藥物,以改善末梢神經(jīng)功能。
2級——徹底清創(chuàng),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3級——廣泛清創(chuàng),切開、引流化膿組織,聯(lián)合應用抗生素。
4級——高壓氧、血管腔閉塞大于50%的患者,可用血管重建或置換。新法:血管成形術加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
5級—— 截肢手術、康復治療。
2型糖尿病降糖治療的新觀念 “ 2 快 1 慢 ”
2 快
快用 胰島素
快用 胰島素增敏劑
1 慢
慢用 磺脲類促胰島素分泌劑
糖尿病病人的護理
常用護理診斷
1. 營養(yǎng)失調 低于/高于機體需要量
2. 有感染的危險
3. 潛在并發(fā)癥(potential complication) 酮癥酸中毒 、高滲性昏迷、低血糖反應。
4.有體液不足的危險
5.知識缺乏
營養(yǎng)失調
護理目標
病人多飲、多尿、多食的癥狀緩解,體重增加,血糖正;蜈呌谡K
營養(yǎng)失調
護理措施
1)飲食護理
2)休息與運動
3)口服降糖藥物護理
4)胰島素治療的護理
飲食護理原則
合理控制總熱能,以達到或維持理想體重為宜
平衡膳食,選擇多樣化、營養(yǎng)合理的食物
提倡少食多餐,定時定量進餐
制定合理的總熱量
以個人飲食習慣為基礎,結合病情、年齡、身高、實際體重、活動強度、季節(jié)、生長發(fā)育等情況制定總熱量
成人:達到并維持理想體重
兒童:營養(yǎng)平衡保證生長發(fā)育的需要
簡單估算理想體重
標準體重(公斤)=身高(厘米)-105
標準:體重 10%;
肥胖:體重 >標準體重 20%
消瘦:體重 <標準體重 20%(18%)
每餐熱量分配
制定膳食計劃舉例
男性 56歲
身高170厘米 體重85公斤
職業(yè):會計
患糖尿病4年,采用口服藥+飲食治療,未出現(xiàn)明顯并發(fā)癥
制定膳食計劃步驟
1、計算標準體重:170-105=65(公斤)
2、判斷患者體型:實際體重85公斤,比標準體重超30%,屬肥胖
3、判斷體力勞動程度:會計屬輕體力勞動
4、計算每日所需總熱量:
每日應攝入熱能標準為20-25千卡/公斤體重
全天所需總熱量:65*20 -25=1300 -1625千卡
5、總熱卡分配:蛋白10-20%,糖55-60%,其余為脂肪
6、根據(jù)飲食習慣和嗜好選擇并交換食物
宜多用的食物
(1)粗雜糧:
蕎麥面、筱麥面、燕麥面、玉米,富含礦物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添加膳食纖維可延長糖尿病患者的胃排空時間,延緩葡萄糖的消化與吸收,可改善餐后即刻血糖代謝和長期糖尿病控制)。
,有助于改善葡萄糖耐量。
(2)大豆及其制品:
富含蛋白質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有降血脂作用。
(3)蔬菜
忌(少)用的食物
1、精制糖:白糖、紅塘、甜點心、蜜餞、雪糕、甜飲料等(當出現(xiàn)低血糖時例外)。
2、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的食物:
馬鈴薯、芋頭、藕、山藥等,多吃時應減少主食量
3、動物油脂
4、甜的水果:含果糖和葡萄糖高的水果應限量,且應減少相應主食量。
5、酒
注意事項
1、嚴格定時進餐
2、關鍵在于控制總熱量
3、嚴格限制甜食
4、保持大便通暢
5、監(jiān)控體重
休息與運動
促進血液循環(huán)
減輕體重
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減輕胰島素抵抗
改善血糖
運動方式
有氧運動
如步行、慢跑、廣播體操、太極拳、游泳、跳繩等
運動量選擇
強度:合適的運動強度是病人的心率應達到個體60%的最大耗氧量.
達到個體60%的最大耗氧量時的心率=170-年齡
時間:運動累計時間一般以20—30分鐘為宜
頻率:每周鍛煉3—4次為最適宜
若每次運動量較小,而身體條件又較好,每次運動后均不覺疲勞的患者,運動頻率可為每天1次
運動鍛煉不應間斷,若運動間歇超過3—4天,則效果及蓄積作用將減弱
運動注意事項
1.運動前評估:血糖高于14mmol/L,不要運動
①飯后1~2h,尤其早餐后;
②胰島素口服降糖藥作用最強時不運動;
③胰島素注射部位與運動;
④早飯前運動:注意根據(jù)血糖調整進食
血糖>6.6mmol/L,可進行運動;
血糖6.0mmol/L左右,應先進食10~15g碳水化合物再運動;
血糖<5.6mmol/L則需進食30g 碳水化合物。
忌服藥或注射胰島素后先運動然后再進食。
2.預防意外發(fā)生:
多飲水,隨身攜帶易于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食物
避免高強度運動,防止意外傷害。
注意身體不適,應立即停止。
注意足部護理
3.其他 佩戴胸卡:姓名、年齡、家庭住址、電話號碼、聯(lián)系人、病情
口服降糖藥物護理
1、觀察藥物不良反應
2、觀察病人血糖、尿糖、尿量和體重的變化,評價藥物療效和藥物劑量。
3、指導患者按時進餐
藥物不良反應
磺脲類——低血糖反應,其他有胃腸道反應,偶有藥物過敏如皮膚瘙癢和皮疹 。餐前半小時服
(胰島素促泌劑)格列奈——三餐前服 ,不進餐不服藥
雙胍類——主要為胃腸道反應,偶有過敏反應。因雙胍類藥物促進無氧糖酵解,產(chǎn)生乳酸,在肝、腎功能不全、休克或心力衰竭者可誘發(fā)乳酸性酸中毒。小劑量開始、餐中或餐后服用、使用腸溶制劑
-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類)——主要副作用為胃腸反應,腸疾病與腸功能紊亂慎用,第一口飯中服用。飯后不宜補服。
噻唑烷二酮類(胰島素增敏藥-羅格列酮——主要不良反應為水腫,心衰者慎用,可能的肝功改變,需監(jiān)測肝功,轉氨酶增高2倍以上者禁用,服用片藥不可掰開。
胰島素治療的護理
1、準確執(zhí)行醫(yī)囑
2、注射部位和方法
3、觀察和預防胰島素不良反應
4、治療中檢測血糖和尿糖的變化
5、教會病人自我注射胰島素的方法,了解胰島素不良反應及使用注意事項。
注射部位
常用注射部位:上臂外側、腹部(肚臍周圍及腰圍除外)大腿外側、臀部。
正面 反面
將每個注射部位分為若干個2平方厘米的注射區(qū),
每次注射應在一個注射區(qū)域內
觀察和預防胰島素不良反應
副作用
1. 低血糖反應——與劑量過大、運動過度、飲食失調有關
交感神經(jīng)興奮表現(xiàn):心悸、大汗、顫抖、饑餓、乏力等。
腦功能受損表現(xiàn):行為異常、神志障礙,直至昏迷,甚至死亡
處理:口服15g左右的葡萄糖或糖果;或靜脈推注50%GS40~ 100ml,必要時可重復;或胰高血糖素1mg肌注用于難以靜脈輸液的院外急救。
2. 局部過敏反應:注射部位瘙癢,蕁麻疹樣皮疹,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
3. 注射局部脂肪營養(yǎng)不良
其它:少數(shù)患者用藥初期可出現(xiàn)輕度浮腫,視物模糊等
注意事項:
胰島素不宜冰凍,使用期間宜放在室溫20℃以下
使用時注意劑量換算及有效期
劑量必須準確,采用1ml注射器抽藥
注射部位應經(jīng)常更換,以防局部組織硬化影響吸收,局部消毒應嚴密以防感染
兩種胰島素合用時應先抽短效胰島素,后抽中長效制劑,以免影響短效胰島素的速效特性。
注意低血糖的發(fā)生并告知防治方法
血糖自我監(jiān)測的注意事項(1)
監(jiān)測頻率
1、血糖控制良好或穩(wěn)定 每周監(jiān)測1-2天。
2、血糖控制差/不穩(wěn)定/患其他急病 每天監(jiān)測
3、伴發(fā)其他疾病期間或血糖>16.7mmol/L(300mg/dl)時, 應測定血、尿酮體
血糖監(jiān)測時間
每餐前
餐后2小時
睡前
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時
如有空腹高血糖,應檢測夜間的血糖
有感染的危險
護理措施
1、飲食合理
2、皮膚護理
3、呼吸道、口鼻腔護理
4、泌尿道護理
5、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 的護理
糖尿病足的護理
評估危險因素
糖尿病足的護理
糖尿病足的護理
2.選擇合適鞋襪
3.保持足部清潔
4.預防外傷
5.促進肢體血液循環(huán):
保暖,不用熱水袋,避免燙傷。
按摩,由下向上。
戒煙。
適度運動——步行,腿部運動
潛在并發(fā)癥 酮癥酸中毒
病情觀察
1. 患者逐漸出現(xiàn)疲乏軟弱,極度口渴,厭食,惡心,嘔吐。
2.呼吸加速,呼氣時有酮味(爛蘋果樣氣味)。
3.隨著失水加重出現(xiàn)脫水表現(xiàn)
4.嚴重時可出現(xiàn)休克
5.實驗檢查異常。
急救護理措施
1. 絕對臥床休息,立即配合搶救治療。
2.快速建立靜脈通路,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失調,糾正酮癥癥狀。
3、預防感染、注意保暖,昏迷者按昏迷護理。
4.飲食護理 禁食,待昏迷緩解后改糖尿病半流質或糖尿病飲食。
健康教育
指導:自我監(jiān)測和自我護理能力
技能:監(jiān)測血糖、尿糖、注射胰島素
知識:飲食、鍛煉、用藥、防治并發(fā)癥
指導家屬:了解DM知識、協(xié)助病人的治療
定期復診
攜帶糖尿病卡片,以備急需
糖尿病ppt課件2:這是糖尿病ppt課件2,包括了中國糖尿病的現(xiàn)狀,我國糖尿病呈迅猛增長之勢,什么是糖尿?1型糖尿病特點,糖尿病的慢性并發(fā)癥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糖尿病ppt課件1:這是糖尿病ppt課件1,包括了學習目的和要求,概述,病因和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診斷標準,鑒別診斷,治療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糖尿病ppt心得:這是糖尿病ppt心得,包括了學習回顧,學習成果,展望未來,實踐學習經(jīng)歷,學習成果,未來展望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糖尿病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