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
- 109 KB
- 素材授權: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ppt
- 上傳時間:
- 2016-03-08
- 素材編號:
- 14981
- 素材類別:
- 人物PPT
-
素材預覽
這是一個關于魯迅的故事PPT,本PPT講述了11個魯迅的故事:1.拯救中華三改志愿;2.一生愛書好學不倦;3.十二個字讀書方法;4.與日本老太的交情;5.攜許廣平以沫相濡;6.你越說我越是糊涂;7.批判排外主義文化;8.用慧眼識破汪論據(jù);9.用自己手稿擦桌子;10.妙勸少年作家周文;11.“施舍”乞丐一元錢等內容。魯迅[1](1881.9.25~1936.10.19),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才、豫亭,浙江紹興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筆名魯迅(Lution)源于革命revolution。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1904年初,入仙臺醫(yī)科專門學醫(yī),后從事文藝創(chuàng)作,希望以此改變國民被麻木的精神。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fā)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的基石,后與《阿Q正傳》、《藥》、《故鄉(xiāng)》等小說名篇一同收入小說集《吶喊》。毛澤東主席評價魯迅為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評論家、作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中華民族精神的發(fā)揚人。
魯迅的故事PPT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推薦的一款人物PPT類型的PowerPoint.
十一個魯迅的故事
段 新
網名:duanxinxyz
摘 要
本ppt講述了11個魯迅的故事:1.拯救中華三改志愿; 2.一生愛書好學不倦;3.十二個字讀書方法;4.與日本老太的交情; 5.攜許廣平以沫相濡; 6.你越說我越是糊涂;7.批判排外主義文化;8.用慧眼識破汪論據(jù);9.用自己手稿擦桌子; 10.妙勸少年作家周文;11.“施舍”乞丐一元錢。
目 錄
1.拯救中華三改志愿/4
2.一生愛書好學不倦/6
3.十二個字讀書方法/8
4.與日本老太的交情/10
5.攜許廣平以沫相濡/12
6.你越說我越是糊涂/14
7.批判排外主義文化/16
8.用慧眼識破汪論據(jù)/18
9.用自己手稿擦桌子/20
10.妙勸少年作家周文/22
11.“施舍”乞丐一元錢/24
1.拯救中華三改志愿
你可知道,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為了拯救中華民族,曾有一段三改志愿的故事嗎?他最初的志愿是當個好海軍,把外國侵略者從海上趕出去。為此,他考進了南京水師學堂。
一改志愿學礦務。他認為要使中國富強起來,最要緊的任務應先發(fā)展礦業(yè)、工業(yè)。于是,他轉入南京礦務學堂學習。
二改志愿學醫(yī)學。他認為面對中國的現(xiàn)實,首要任務是把中國人改良成強種人。于是,他去日本仙臺醫(yī)學?茖W校學醫(yī)。
三改志愿學文藝。他認為我們的第一要著,是改変國民的愚昧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文藝。于是他提倡文藝運動。
從此以后,魯迅先生寫出了大量的小說、散文、雜文,以此來揭露敵人的反動腐敗,歌頌先進的事物,為解救中華民族而吶喊。
1.拯救中華三改志愿
點評:
魯迅先生為拯救中華民族三改志愿,最后,他終于成為毛澤東同志所評價的“在文化戰(zhàn)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shù),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2.一生愛書好學不倦
魯迅一生愛書。在南京水師學堂時,魯迅為了省錢買書,以燒餅充饑,穿夾衣吃辣椒以御寒,把吃穿的錢盡量省下來買書。他把在校獲得的金質獎章和銀質獎章,毫不憐惜地用來換取心愛的書籍。
在日本留學時,魯迅住在一個極簡陋的客店里,節(jié)省每一個銅板,用于購買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書籍。
1913年,魯迅已是一個30多歲的中年人了,但求書治學的精神卻日益復加。僅在這年3月的20多天里,他利用工余時間(白天上班辦公)就抄寫整理了10余萬字的《后漢書》和《晉書》,每天挑燈苦讀,抄錄成卷,深夜不止。
2.一生愛書好學不倦
點評:
貧窮的生活, 艱辛的道路, 黑暗的現(xiàn)實,這一切并沒有阻礙魯迅的成長。相反,艱辛困苦卻激勵他奮發(fā)圖強,堅定了他改變舊中國黑暗現(xiàn)實的決心。
魯迅終生愛書,好學不倦,博覽群書,使他的腦子成了“萬有文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3.十二個字讀書方法
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學識淵博,他一生在讀書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認為:
第一,要想把書讀好,一個首要的條件是必須愛讀書,對書真正有深厚的感情,做到手不釋卷。
第二,讀書必須珍惜光陰,必須最有效地抓住和利用一點一滴的時間。爭取在一個單位時間內做成較多的事情。
第三,讀書應該踏踏實實地、一本一本地讀,克服任何急躁心理和要求速成的情緒,最重要的是有毅力、有韌性、能堅持。
第四,提倡認真讀書,反對死讀書。讀書要密切聯(lián)系實際,重視“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多和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
3.十二個字讀書方法
點評:
魯迅的讀書方法,概括起來是
四句話,十二個字:
喜歡讀、
抓緊讀、
踏實讀、
靈活讀。
4.與日本老太的交情
1904年秋,在日本求學的魯迅準備乘火車從東京到仙臺。在付了飯錢、房錢、車錢和買過火車票后,魯迅的口袋里只剩下兩角銀幣和兩個銅板了?紤]到火車一夜就能到,學費又由中國駐日公使館預先交到學校了,魯迅就把所剩的錢統(tǒng)統(tǒng)買了香煙。魯迅自認為糧草均已備足,萬事大吉,可以登車而行了。
車到中途某站,擁上了許多乘客。此時,車內已經沒有空余座位。見一位顫巍巍地站在自己面前的老太太欲言又止,魯迅猜想她是想讓自己給她讓座,于是就急忙起身,恭請老太太就座。老太太坐下后,甚感舒服,于是對魯迅謝了又謝,并且送給了他一包咸煎餅。饑餓的魯迅謝過之后,捧起煎餅大嚼起來。大嚼之后的魯迅,雖然沒有了饑餓感,但卻覺得口渴得厲害。在堅持坐到了下一站后,魯迅急忙在火車窗口叫住了一位賣水人。但是,到了掏錢時,他才想起自己口袋已空無一文了。于是,魯迅只得支吾一聲,說不買了。
見魯迅叫了賣水人,但最終卻又沒有買,老太太以為魯迅是怕時間來不及。所以,等火車又到了一站后,老太太便急忙叫來了賣水人。魯迅感激老太太的好意,但因為囊中羞澀,只得紅著臉說自己已經不渴了。這次,老太太看出了個中原委,于是,她“強行”為魯迅買了一壺水。此時,魯迅已口渴到了極點,所以也就再不客氣,接過水就一飲而盡。喝過水后,魯迅好老太太愉快地交談了起來——兩人度過了一段和諧而愉快的旅行生活。
4.與日本老太的交情
點評:
這是一個反映中日兩國人民友好交情的動人故事。青年時代的魯迅,家境窘迫,在火車上已身無分文。面對后上車的日本老太太,魯迅主動讓座,使老太太深受感動。
老太太先贈咸煎餅,后又慷慨解囊為魯迅買水喝,體現(xiàn)了一個慈祥的長者對后生的關愛,體現(xiàn)了日本人民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譜寫了一曲中日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頌歌。
5.攜許廣平以沫相濡
魯迅和許廣平一同度過了十年的艱難歲月。為了魯迅的事業(yè),許廣平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對魯迅的照顧無微不至,使魯迅整個精力都能用在工作上。魯迅后十年寫作上的成就,超過了他的前二十年。這中間凝結著許廣平的辛勤勞動和對魯迅的真摯愛情。
魯迅對許廣平也是竭盡忠誠的。為了使許廣平掌握一門外語,魯迅自己編寫了27課的日語教材,花了一年多的寶貴時間教許廣平學日語。為了能使許廣平懂得一些馬克思主義的真理,魯迅給她深入淺出地講解日本版的《馬克思讀本》。在生活上,魯迅對許廣平也十分體貼。許廣平臨產前,魯迅正在發(fā)燒,仍親自給她辦理住院手續(xù)。許廣平生兒子海嬰時由于難產,當醫(yī)生征詢魯迅的意見:“是留小孩還是留大人?”魯迅不假思索地說:“留大人。”
1934年,魯迅在《贈許廣平》詩中寫道:“十年攜手怡倦眼,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畫圖怡倦眼,此中甘苦兩心知。”
5.攜許廣平以沫相濡
點評:
魯迅與許廣平是一對患難與共、肝膽相照的革命伴侶,他們朝夕相處、以沫相濡,共同度過了十年的艱難歲月,譜寫了一曲愛情的頌歌。
6.你越說我是越糊涂
魯迅與梁實秋對文學的人性問題曾進行過激烈的辯論,梁實秋認為文學要表現(xiàn)永久不變的人性。
一次,梁實秋亮出一個觀點:“英國歷史上有許多文學作品沒有流傳下來,是因為這些作品沒有寫永久不變的人性。”
魯迅對此進行反駁說:“你說得對,英國歷史上確實有許多文學作品沒有流傳下來,這種現(xiàn)象在別國歷史也會有的。 可既然沒有流傳下來, 已不復存在,你這當代的教授是怎么發(fā)現(xiàn)它所寫的內容不是永久不變的人性呢?你這個推理真所謂‘你不說我倒還明白,你越說我是越糊涂’了。”
6.你越說我是越糊涂
點評:
針對梁實秋對歷史上文學作品失傳原因的判斷,魯迅先肯定對方的前半句說法,由此推出沒有流傳下來的文學作品是看不到的,就不能斷定它沒寫永久不變的人性,進而否定了他后半句的結論,使對方論點陷入不能自圓其說或自相矛盾的境地。
這種方法,是先肯定對方推論所用的前提條件,之后根據(jù)邏輯推理揭露對方結論是錯誤的,即所謂的“肯前否后”。
7.批判排外主義文化
魯迅非常喜歡新生事物,對于一切先進和好的東西,他都認為值得國人學習,但是很多人卻會抱著懷疑的態(tài)度,拒絕接受所謂“外來的東西”。
對此,魯迅嘲諷道:“無論從哪里來的,只要是食物,壯健者大抵就無需思索,承認是吃的東西。惟有衰病的,卻總常想到害胃,傷身,特有許多禁例,許多避忌;還有一大套比較利害而終于不得要領的理由,例如吃目無妨,而不吃尤穩(wěn),食之或當有益,然究以不吃為宜云云之類,但這一類人物總要日見其衰弱的,自己先已失了活氣了。”
7.批判排外主義文化
點評:
魯迅通過吃飯的比喻,對排外主義的奴才文化進行了有力的批判。魯迅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地對待“外來事物”的態(tài)度問題,其間也貫穿了他對民族的憂思。魯迅曾說:“倘再不放開度量,大膽地,無謂地,將新文化盡量地吸收”,“大概是不勞久待的罷”。
魯迅這段話犀利而幽默,不管對于那個時代還是現(xiàn)代人如何接受外來文化,都提供著深刻的啟示。
8.用慧眼識破汪論據(jù)
上世紀初,究竟是用文言好,還是用白話好,新舊兩派曾爭論不已。
當時魯迅先生倡導白話文,汪懋祖先生認為文言文簡單明了,不該廢除。他舉個論據(jù)說:“‘這一個學生或是那個學生’文言只須‘此生或彼生’就夠了,何必用啰唆的白話呢?”
魯迅駁斥道:“這五個字,至少還可以有兩種解釋:這一個秀才或是那一個秀才,這一世或是未來的別一世。文言有時的確字數(shù)少,簡單,但卻不夠明了。”
8.用慧眼識破汪論據(jù)
點評:
汪懋祖先生的論據(jù)被魯迅看出了破綻,它只能證明文言文簡單,不能證明他所說的明了,這樣論據(jù)不能充分證明自己的論點,所以文言文不該廢除的大觀點也就不能成立。
辯論中對方若選用的論據(jù)薄弱,不夠充分和圓滿,就要善于發(fā)現(xiàn)指出破綻,這樣論證論點也就不合理。
9.用自己手稿擦桌子
一天,一位文學青年買了幾根油條;丶液笏裢R粯,漫不經心地打開了包裝著油條的紙。在吃油條的時候,他習慣性地隨意瞥了一眼包裝紙。這一瞥讓他覺得好像在哪兒看到過這些文字,仔細地回想后,他靈光一閃,這篇文章不正是大作家魯迅先生寫的嗎?難通這就是他的手稿?
可這珍貴的手稿怎么會淪落到了包油條的境地呢?不行,得趕緊給先生去一封信,問問他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想到這兒,青年迅速地提起筆來,詳詳細細地將怎樣得到手稿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全部寫在了信中,并用最快的遞送方式寄給了魯迅先生。
沒想到魯迅先生看到信后,很快就給青年回了一封信。在信中魯迅先生說:“我是滿足的,居然還可以包油條,可見還有一些用處。我自己是在擦桌子的,因為我用的是中國紙,比洋紙能吸水。”
9.用自己手稿擦桌子
點評:
青年熱愛魯迅,當他發(fā)現(xiàn)有人用魯迅的手稿包油條,認為是對魯迅的不尊和褻瀆,于是立即寫信告訴魯迅。誰知魯迅回信告訴他,自己是用手稿擦桌子的,因為它比洋紙更吸水,F(xiàn)在有人用它包油條,自己已經很滿足了。
這足以顯示魯迅做人的謙虛與低調。
10.妙勸少年作家周文
現(xiàn)代著名左翼作家周文16歲時,曾親眼目睹過發(fā)生在山坡上的一次激戰(zhàn)慘景。根據(jù)這一事實,他寫了短篇小說《山坡上》,發(fā)表在1935年《文學》雜志上。
在發(fā)表這篇小說時,這家雜志的主編將原稿中關于“一個士兵在軍閥混戰(zhàn)中被打破肚子,腸子外流,還繼續(xù)與敵人搏斗……”的描述刪掉,并指責這段描述不夠真實。對此,周文很不高興,當即寫了一篇《我怎樣寫〈山坡上〉的》文章,與主編爭辯,并下決心不再搞文學創(chuàng)作了。
這件事被魯迅知道了,他親自去請教醫(yī)生:腸子露了出來是否還可以打仗?醫(yī)生作了肯定的解答。于是,魯迅很快約見周文,親切地對他說:“創(chuàng)作應該是艱苦的、不斷的、堅韌去做的工作。譬如走路,一直向前走就是,在路上,自然難免有蒼蠅們飛到你面前擾擾嚷嚷;如果擾嚷得太厲害了,也只消一面驅趕它,一面仍然向前走就是。但如果你為了趕蒼蠅,竟停下腳步或轉過身去全力和他們撲打,那你已失敗了,因為你至少在這時間已停滯了。你應該立即拿起你的筆來!”
后來周文潛心創(chuàng)作,并相繼寫出了中篇小說《在白森鎮(zhèn)》、長篇小說《煙苗季》等優(yōu)秀作品,這與魯迅的鼓勵分不開!
10.妙勸少年作家周文
點評:
面對有爭議的文字,魯迅親自請教醫(yī)生,得到準確答案,又用比喻對周文進行勸導,言辭誠懇、真切,給人以動力和勇氣。魯迅十分關心愛護與努力提攜年輕作家,由此可見一斑。
11. “施舍”乞丐一元錢
有一次,魯迅和一位進步人士的朋友在上海的街頭溜達,他們的身后總跟著一個探頭探腦的家伙,從穿著打扮上來看,像個官商富豪家的子弟。但他的行動可疑,鬼鬼祟祟。兩人本來一路談笑風生走著,朋友覺察到了身后有異樣,停止了談話,很緊張,緊緊攥住了魯迅的手,遞了眼色,給予暗示。魯迅沒有理會朋友的暗示,繼續(xù)有說有笑。走著走著,魯迅突然掙脫朋友緊張攥緊的手,轉身迎向那位一直盯梢的人,滿臉堆笑著從口袋里掏出一塊銀元遞給了那個人,說:“別餓壞了,拿著錢去買一頓飯吃吧。”
年輕人被魯迅驀然之舉驚呆了,這一元錢是接還是不接,一時拿不定主意。“今天我遇到了像你這樣的乞丐好幾個了,錢都給他們了,現(xiàn)在口袋只剩下這一塊錢了,別嫌棄……”在眾目睽睽之,魯迅晃動著手中的銀元,故意提高了聲調。行人們看著這個衣冠楚楚的人,覺得這個乞丐“胃口太大了”,很奇怪,圍攏來看稀奇。面對人群圍攏,小青年面紅耳赤接過魯迅遞來的銀元,說著道謝的話,灰溜溜地鉆出人群。
待小青年走后,圍攏的人群也散了,朋友說:“怎么把他當作乞丐打發(fā)了啊,他可是盯梢我倆的特務!“魯迅爽朗地笑著回答:“這類人在我眼中就是乞丐,應該得到我的施舍。別被他一身名牌衣衫,而蒙蔽了我們審查的雙眼,因為他們的精神實在貧窮。“
11. “施舍”乞丐一元錢
點評:
面對特務的卑鄙跟蹤盯梢,魯迅視之為精神貧窮的“乞丐”,靈機一動,用“施舍”一塊銀圓的辦法,引來群眾圍觀,當眾羞辱,然后讓其灰溜溜地離去,彰顯了他的聰明睿智和高超斗爭藝術。社戲魯迅ppt課件1:這是社戲魯迅ppt課件1,包括了文學常識,什么是社戲?走近作者,小說知識介紹,賞析環(huán)境(景物),整體感知,說主題,全文小結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回憶魯迅先生PPT3:這是回憶魯迅先生PPT3,包括了主要作品,自題小像,關于魯迅故居,課文朗讀欣賞,給紅色字體注音,再讀課文,思考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七年級下冊第三課回憶魯迅先生ppt:這是七年級下冊第三課回憶魯迅先生ppt,包括了學習目標,展示自學,夯實基礎,主要作品,寫作背景鏈接,多音字,探究準備,寫法借鑒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魯迅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