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
- 2 MB
- 素材授權: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ppt
- 上傳時間:
- 2018-01-16
- 素材編號:
- 14378
- 素材類別:
- 語文課件
-
素材預覽
這是一個關于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的課件PPT,詳細的介紹了作者的基本資料。讓學生們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并熟讀成誦;感受文章中描寫月色語句的精妙;理解蘇軾豐富微妙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非常精彩的課件,值得借鑒參考。歡迎大家下載蘇軾《記承天寺夜游》教案PPT觀看!古往今來,月亮是古代文學的重要意象之一,描寫月亮的文學作品不計其數(shù)。大家想一想,你能舉出你學過的古詩詞中含有“月”的詩句嗎?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教案PPT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wǎng)推薦的一款語文課件類型的PowerPoint.
古代詩詞中含有“月”的詩句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王維《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有月亮的晚上,蘇軾想起了什么呢? 學習目標: 1、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并熟讀成誦; 2、感受文章中描寫月色語句的精妙; 3、理解蘇軾豐富微妙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月色入戶,欣然起行。重點字詞: 1.解:解開,脫下。 2.欲:想。 3.戶:門。 4.欣然:高興的樣子。譯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那天夜晚,我脫衣正想睡覺,只見月光照入門內, 我(產生夜游的雅興)高興地動身出門。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重點字詞: 5.念:想。 6.樂:形容詞動用,游樂。 7.與樂者:共同游樂的人。 8.遂:連詞,于是,就。 9.至:到。 10.尋:尋找。譯文:想到沒有和我一同游覽作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去找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重點字詞: 11.亦:副詞,也。 12.寢:睡覺。 13.相與:一同,共同。 14.于:介詞,在。 譯文:張懷民也沒有睡覺,于是,(我們)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重點字詞: 15.空明:清澈透明。 16.交橫:交錯縱橫。 17.蓋:表示推測,原來是。譯文:月色灑滿庭院,如同積水充滿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錯縱橫,原來竹子、柏樹的影子。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重點字詞: 18.何:疑問代詞,哪。 19.但(1)古義:連詞,只是。(2)今義:但是,表轉折。 20.閑人(1)古義:悠閑自在的人。(2)今義:無所事事的人。 21.耳:罷了。 譯文:哪一夜沒有月亮呢?哪里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很少有像我們兩人這樣的“閑人”(清閑的人)罷了。如何高效地背誦文言文以《記承天寺夜游》例 時間(年、月、日、夜),解衣……,月色……,欣然……。念……者,遂至……。懷民……,相與……。 庭下……,水中……,蓋……也。 何夜……?何處……?但少……耳。 中考鏈接(1)、下面對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念無與樂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懷民亦未寢(睡覺) D.相與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2)、選出句子閱讀停頓正確的一項( ) A.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B.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C.但少閑如吾/兩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翻譯下列句子: ⑴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⑵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記承天寺夜游余映潮ppt:這是記承天寺夜游余映潮ppt,包括了教學目標,作者簡介,寫作背景,資料鏈接,檢查預習,小組合作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短文兩篇記承天寺夜游ppt:這是短文兩篇記承天寺夜游ppt,包括了導言,作者資料,文體知識,朗讀感知,翻譯,重點詞語,問題探究,結構內容小結,走近蘇軾,解釋加點字詞,作業(yè)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記承天寺夜游》教案設計PPT:這是一個關于《記承天寺夜游》教案設計PPT,這節(jié)課主要是思考作者寫了什么樣的景色根據(jù)作者此時的處境,想想他尋找張懷民“為樂”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一句體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心境?本文的主旨句是哪句?歡迎點擊下載《記承天寺夜游》教案設計PPT哦。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 , 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 、荇交橫 ,蓋竹柏影也 。 何夜無月? 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