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DS惡魔城攻略】是紅軟基地為你帶來的《NDS惡魔城》里的攻略,希望能更好的幫助您把游戲打通關,快來看看這個攻略吧。
本文系 鐵血獵人 原創(chuàng),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作者以及出處“街機中國”
文章作者: 鐵血獵人
文章出處:街機中國
原創(chuàng)街機游戲賞析-內部編號174
NDS三作惡魔城橫向比較式評析
去年將NDS掌機上的三作惡魔城逐一玩通關,自然產生了一些感想,這次就一并寫出來。由于游戲類型的關系,我希望做成一個分類評價的形式,每個分類以10分為滿分。至于分類的各項標準是:畫面,人設,系統(tǒng),通關流程,場景設計,難度,背景音樂,劇情,耐玩度,隱藏模式這十項。
惡魔城——蒼月的十字架
在NDS平臺首度登場的惡魔城作品,“蒼月的十字架”是作為與GBA上的“曉月圓舞曲”緊密聯系的續(xù)作而推出的。除了全面繼承前作的各項要素外,還針對硬件性能而作出了強化。下面我們就來仔細審視一下這作品。
1. 畫面:由于NDS的機能,蒼月的十字架在畫面素質上的提升與GBA上的作品相比是非常明顯的。縱觀整個游戲流程,基本上挑不出很明顯的瑕疵,而且和惡魔城一貫的風格契合得比較好。就畫面素質而言,“蒼月”的總體水平是NDS上的惡魔城作品中最好的。
畫面評分:8
2.人設:GBA上的“曉月圓舞曲”是由人氣畫師小島文美負責,出來的效果還是受到相當好評的。而“蒼月十字架”的人設就顯得太普通了,感覺像是一些三流動畫的畫師作品。至于KONAMI為什么這樣做就不得而知了,真是為了抬舉新人嗎?
人設評分:5
3. 系統(tǒng):本作延續(xù)了“曉月”中的吸魂系統(tǒng),雖然還針對其中的不足作出了貼心的改進,例如可以裝備兩套武器防具和魂等,但是始終感覺新意不足?傮w來說,只是表現得中規(guī)中矩。也正因為如此,本作給人的感覺就像是1.5加強版而已。
系統(tǒng)評分:6.5
4.通關流程:由于繼承了吸魂系統(tǒng),為了完全體會游戲的樂趣,通關流程的時間長度是有一定保證的。正常攻關時也是典型的月下模式,以打倒boss→獲得能力→前往新區(qū)域這樣來通關。積累了多部作品的經驗,蒼月的通關流程還是顯得比較成熟的。
通關流程評分:7.5
5. 場景設計:各個場景基本都制作得相當精美,尤其以第一個“地圖上消失的村莊”為甚。不過是否因為和“曉月”的關聯,城堡中的場景有不少都給人似曾相識的感覺。有些甚至還像是照搬過來的,只是由于機能的提升而有所強化。這一點令我覺得尤為不足。
場景設計:6
6.難度:依然和曉月一樣,偏低,不擅長動作游戲的玩家要通關都完全不是問題。不過既然是ARPG般的模式,這樣的難度設置也無可厚非?敵人的攻擊方式只要有所接觸就能很容易想到如何破解。通關一次后感覺就再沒有什么難點了,這無形中也影響到了游戲的耐玩度。
難度評分:5
7. 背景音樂:惡魔城的背景音樂水平一向都有不錯的水準,本作也不例外。但是和“月下”的頂級水平相比,本作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很多背景音樂都是屬于聽起來感覺不錯,過后就迅速忘記的那種。換句話說,就是缺乏使人印象深刻的背景音樂。
背景音樂評分:6
8. 劇情:原本前作“曉月”就已經將故事敘述得很完滿,但既然要推出新作,自然只好狗尾續(xù)貂。在尤利烏斯,洋子,甚至還有阿魯卡多所在的教會監(jiān)管下,很難想象還有什么邪教組織居然能壯大到像游戲中那樣的程度。其實就憑他們三人已經足以解決危機,蒼真又被攪和進來就是最為牽強的地方。有了這樣的硬傷,游戲中的蒼真的過場劇情就遠達不到前作那樣的高度。
劇情評分:5
9. 耐玩度:這個之前就提及到,本作的耐玩度實在不怎么樣。蒼真模式的幾大拖時間要素——100%戰(zhàn)魂,混沌戒指,最強武器真空劍和圣劍等,全都可以在一周目達成。另外,由于本作出現了利用戰(zhàn)魂合成武器的設定,“月下”時拼命提升幸運值來刷強力武器裝備的艱辛就顯得沒有什么必要了。尤利烏斯模式通關一次后也就沒有什么吸引力。實在還想再挑戰(zhàn)的話,就再玩玩所謂的困難模式?偟膩碚f,本作的耐玩度不能令人滿意。
耐玩度評分:5
10.隱藏模式:這里說的隱藏模式就是指用其他角色通關的模式,是我最看重的一項。至于其他的隱藏模式不在評論之列。
本作的尤利烏斯模式與“曉月”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使用三個角色合力攻關了。除了尤利烏斯和洋子,令“月下”fans興奮不已的就是阿魯卡多都可以使用!不過我感覺比較失望的恰恰是這種刻意的安排,三個角色的能力都有欠缺。尤利烏斯沒有了曉月里的無限高跳,洋子防御力低下,阿魯卡多就更慘,沒有了“月下”里豐富多彩的必殺技。我寧愿將他們的能力更為完善,可以單獨選擇出來攻關還要更好一些。
隱藏模式:6
惡魔城——蒼月的十字架 最終評分結果結果:8 +5 +6.5 +7.5 +6 +5+ 6+5+5+6 ﹦60
本作的表現對我而言就正如上面的分數所示,剛好及格而已。
惡魔城——迷宮回廊
NDS平臺第二部惡魔城,可說是完全的新作,與以往作品的關聯不大,而且比較特別的是將故事時間設定在二戰(zhàn)期間。繼續(xù)來談談我對本作的評論。
1. 畫面:與前作的中規(guī)中矩相比,迷宮回廊的畫面水準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可以說已達到了NDS游戲的頂級水準。不過畫面卻嫌過分鮮艷了,與惡魔城一貫凝重的風格顯得有些不協(xié)調。按說這樣的畫面表現是可以打個高分的,不過令我無法忍受的就是由于這樣的畫面而導致拖慢甚至死機現象的發(fā)生。要是打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存檔而湊巧發(fā)生死機的話……怨念。。。ū救司陀羞^這樣不幸的經歷,汗)我原先還以為是模擬器的問題,后來才知道原來用實機玩都會這樣。出現了如此缺陷,KONAMI不去想辦法補救而是將游戲如期推出。這足以構成倒扣分的理由!
畫面評分:6
2. 人設:KONAMI對“蒼月”那種普通的人設風格似乎沒有什么不滿意,于是本作的人設就采用了更為普通的風格。我的一個喜歡畫漫畫的朋友都聲稱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且不說主角們了,分明就是兩個小屁孩,封面題圖上的表現已經算有些改進的了,到了實際游戲時的狀態(tài)畫面真是…。另外本作中德拉古拉伯爵的形象就更是令人愕然。伯爵仿佛連自己的人種和國籍都忘記了,以一副東方人的面孔登場。我想如果阿魯卡多見到了也不會承認這樣一個家伙是自己的老爸。
人設評分:4
3.系統(tǒng):可說是本作最大的賣點了,針對不同的場景和敵人,可從兩名角色中隨時切換來攻關,確實是一個好點子。為了讓玩家時刻不忘是兩個人在協(xié)力攻關,制作小組做出了不少對應的舉措,例如需要兩人合力解開的機關;多樣化的協(xié)力技;甚至部分雜兵用某一角色就很好對付,另一個則不然。由此看出,制作小組的用心程度。
系統(tǒng)評分:7
4.通關流程:在上面我說了些關于系統(tǒng)的好話,但為什么只打7分呢?這是和通關流程聯系來看的。雖然本作比較特別地引入了兩名角色協(xié)力攻關的概念,但千不該萬不該就是遺留下功敗垂成的bug。通過不斷切換角色的無敵時間來輕松地對付各式魔怪,就連最終boss伯爵加死神的組合也對之無可奈何。而且還能運用系列慣常出現的出城穿越bug來快速通關。我曾見過十來分鐘就通關的視頻。有了這樣的惡性bug,原本的好點子無形中變成了扼殺游戲時間的元兇。個人感覺這實在是得不償失。
通關流程評分:4
5.場景設計:本作的場景設定除了慣常的惡魔城外,還引入了畫中世界這樣的設定。這些畫中世界有些還是比較廣闊的,但也許是卡帶容量的關系,原本是主菜的惡魔城就顯得比以往作品縮小了許多。在得到各種能力后,不消多長時間就能將惡魔城逛過來。在游戲前期出現的四個畫中世界還算各有特色,而到了后期的那四個則明顯只是將前者略作修改而已,給人的感覺完全就像是湊數。
場景設計評分:6
6.難度:普通模式下與“蒼月”相比略有提升,這主要體現在敵人的攻擊方式增多,攻擊力上升。不過基本還是打過一兩次后就會想到對付的方法并付諸實現,實在不行的話嗑藥就是了。然而通關一次后出現的限定等級困難模式就頗有難度了,特別是限定1級的模式,相當考驗玩家的技術,當然是不使用無賴戰(zhàn)術的情況下。
難度評分:6
7.背景音樂:或許因為主角是兩個小屁孩的緣故,本作的背景音樂大部分顯得動感十足,旋律輕快,F在我都想不出本作有什么舒緩動聽的背景音樂。由于這樣以急促為主的音樂,令人在玩的時候不自覺地總想快點通關,間接影響到通關時間?傊,如此搖滾味濃重的音樂我認為不適合用在惡魔城的作品中,盡管單一來看有些感覺還是不錯的。
背景音樂評分:5
8.劇情:聯系劇情來看的話或許就能明白為什么主角是這樣的了,那時候年紀較大的人基本上都圍繞著戰(zhàn)爭打轉。雖然引入了吸血鬼獵人父女這樣的煽情角色,但整體上看沒有太大的亮點。不過開始引入德拉古拉以外的吸血鬼是否意味著惡魔城系列的新發(fā)展呢?
劇情評分:6
9.耐玩度:又回到了刷裝備道具的老路,而且這次還要刷兩個人的!再加上通關后比較豐富的隱藏要素,本作的耐玩度還是有一定保證的。
耐玩度評分:8
10.隱藏模式:本作的隱藏模式提供了兩組角色可供選擇。一組是里希特和妹妹瑪利婭。兩人的能力很強,通關流程宛如行云流水般的暢快。另一組就是吸血鬼姐妹。比較特別的是攻擊用觸控筆來進行,而且可以無視距離攻擊屏幕內任何位置的敵人。除了普通的隱藏模式外,還可以選擇限定等級的困難模式。本作的隱藏模式我是相當滿意的了。
隱藏模式評分:8
惡魔城——迷宮回廊最終評分結果:6+4+7+4+6+6+5+6+8+8 =60
本作給我的印象正如評分所示,雖然某些方面做得不錯,但由于其他的缺陷而影響了整體評價。只能算是值得玩玩的程度。
惡魔城——被奪走的刻印
在2008年推出的惡魔城——被奪走的刻印是NDS平臺上的第三部作品。與
前兩部毀譽參半的作品相比,本作的總體表現是非常值得贊揚的。
1.畫面:配色顯得略微清淡,背景刻畫也不算很精細,只有少數幾處場景不錯。在后期的場景中經常出現雷同的地方,如果不是有方便的地圖顯示屏很容易令玩家感到混亂。本作在畫面表現上是遜色于前作的,當然,前作也為其精美付出了死機的可怕代價。而本作除了在少數場景中出現拖慢現象外,再也沒有死機這樣的情況。
畫面評分:7
2.人設:新請來負責人設的廣岡政樹感覺非常不錯。說實話,我個人希望就讓他來連續(xù)擔任幾作試試,既然小島文美不知為何沒有再擔任惡魔城新作的人設。別再跟我提“蒼月十字架”那種爛大街的畫風,或者“迷宮回廊”那普通之極的畫風,這位確實不錯,雖然有點畫回小島文美的風格了。而且,在游戲中對這位女性主角的描繪也很到位,舉手投足都能令人感受到她的飄逸颯爽,加上微微掀起的衣襟,飄揚的長發(fā),還有背部那若隱若現的刻印。整體來看,本作的主角是相當吸引眼球的。
而通常作為系列最終boss的德拉古拉伯爵在本作中的形象也值得稱贊,與“月下”相比顯得年輕了一些,但是那種充滿殺氣的威嚴卻猶有過之,盡管攻擊方式顯得有些缺乏新意。
反派角色——教長老頭,夏諾婭和阿魯巴斯真是被他害慘了!
人設評分:8
3.系統(tǒng):當然要說說的是刻印系統(tǒng),主人公所用的武器既不是鞭子也不是劍或其他實體兵器,而是類似煉金術般的刻印。雖然有玩過迷宮回廊中的兩姐妹隱藏模式,剛開始的時候還真是有點不適應這種所有攻擊都要消耗MP的方式。但是仔細想想,這樣做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盲目的進攻,有時候合理的限制也能增加游戲的樂趣。而且這種模式更多的是要使用不同刻印的組合必殺技這一概念顯得更加合理。遺憾的是,組合刻印的必殺技種類并不很多,尤其到了游戲后期,反復使用三幾種就已經足夠應對;蛘哒f刻印系統(tǒng)兼顧了華麗和實用性上的平衡,還是比較有新意的,但如果再加以完善就會變得更成功。
這就是本作相當有趣的磁石刻印。
系統(tǒng)評分:7
4.通關流程:比較適中的通關時間,而且玩家可以自行選擇是否攻略惡魔城。由于重要的攻擊手段——刻印,出現的幾率較高,到了游戲中后期就可以全數收集齊全。其他的防具和道具等只要適當地提升一下幸運值也很快就能刷出來。有鑒于此,本作就引入了幫村民們完成各種委托的的額外任務,很好地延長了通關時間。
另外,本作在屬性相克方面也非常明顯!用相克屬性攻擊敵人往往能造成一百多甚至二百以上的傷害,反之則可能造成個位數的傷害。因此,攻關時要經常注意查看敵人的資料。還有就是本作的各種武器或者說是刻印設置得比較平衡,劍系武器不再一家獨大,斧系,槍系,光系,暗系等刻印都能在流程內找到適用的地方,一改過往幾作惡魔城通常都是劍系武器表現得很出彩,而其他類型的武器就顯得比較雞肋的缺點。
通關流程評分:7
5.場景設計:這作的迷宮探索部分也與以往的作品不同,有不少獨立于惡魔城之外的場景,而且設計得都比較特色鮮明。其實,迷宮分區(qū)的設計已經不是第一次遇到了,之前PS2上的“暗黑詛咒”就是這種設計。雖然無形中降低了整體迷宮探索的連貫性,在我看來這樣做是擴大玩家群體的一個好辦法,也節(jié)約了反復來回的時間。另外就是“穿墻”的“合法化”。盡管惡魔城新近的作品我都玩過,但一直沒學會穿墻實在慚愧。不過這一作就給了玩家一個合法穿越的機會,雖然用得上的地方不多,但是感覺仍然很奇妙,也為地圖設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場景設計評分:7
6.難度:與前兩作相比有了很大提高,甚至可說是目前掌機平臺上最高的。女主角的防御力比較低,敵人尤其是boss的攻擊方式比較多樣和強力,尤其在一周目的攻關時可要經常步步為營。其實說起一個游戲難不難,應該先從普通難度入手,能不能讓玩家很快上手,而又不至于被虐待得痛苦不堪,這個難度的把握是最體現功力的。由此看來,本作的游戲流程中對難度的把握是相當適度的——當然,boss戰(zhàn)除外。再來就是這作boss戰(zhàn)無傷竟然是有獎勵的!即便這個獎勵非常的象征性,但是卻能激起玩家的挑戰(zhàn)欲望,比如我就中招了。(汗)
難度評分:8
7.背景音樂:同樣達到了掌機平臺作品的高峰!在剛開始接觸這個游戲的時候,由于想快些通關,我每次載入rom之后就盡快讀取存檔,不過攻關時本作大量的背景音樂還是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煙熏的隱居處”和“黃昏的圣痕”這兩首曲目。之后才知道這兩首音樂還混音而成出現在開場動畫里,為此我不由對自己在音樂上的品味小小地得意了一把。
背景音樂評分:8
8.劇情:雖然達不到月下的高度,但是那種凝重悲哀的氛圍卻表現得很好。再來說說女主角夏諾婭,從劇情上來看她應該是惡魔城歷代作品的主角里最弱的。因為她既沒有貝爾蒙特家族代代相傳的圣鞭和除魔技法,也沒有阿魯卡多那樣神奇的吸血鬼能力。既便如此,當視如父兄的兩人相繼離世后,夏諾婭悲傷之余也堅定地去執(zhí)行封印吸血鬼的使命。“我要成為斬魔之劍!”盡管力量有限,光是這份堅毅和果敢就足以令人動容!
劇情評分: 7
9.耐玩度:本作的耐玩度也令人滿意。二周目開始出現的等級限定困難模式通關后都有不錯的獎勵,尤其是50級模式通關后會獎勵非常棒的頭部裝備——紅心皇后頭冠!再加上系列作慣例的各種隱藏要素,我已經將本作通關了三次,但仍沒有厭倦感。
耐玩度評分:8
10.隱藏模式:在隱藏模式中可使用的阿魯巴斯和系列中慣常出現的吸血鬼獵人也有很大不同,竟然是以遠程射擊作為主要攻擊手段。“幽靈”和“黑白配”這兩招的傷害輸出很高,近身時的火炎旋轉腿發(fā)動時還是完全無敵的!與使用夏諾婭攻關時的感覺完全不同,往往能夠迅速擊破各種難纏的敵人使得通關過程顯得輕松愜意。
隱藏模式評分:8
惡魔城——被奪走的刻印最終評分結果:7+8+7+7+7+8+8+7+8+8 ﹦ 75
毫無疑問的,本作的素質雖然還沒有達到頂級的程度,但是與之前的作品相比已經有了很大改進。自“月下”以來,我最喜歡的就是這一作了!
非常希望美麗堅強的夏諾婭能夠再次在新作中擔任主角!雖然德拉古拉伯爵要100年左右才會復活一次,但歷史上能力高強的吸血鬼并不是只有他一個。KONAMI,你是時候要積極為惡魔城系列開辟更多的新道路了!
總結:綜合來看,我覺得“被奪走的刻印”是相當不錯的作品,雖然她的缺點很明顯,但變革卻能使人看到希望。很多人說“月下”之后的作品都沒有長足的進步,認為是“月下”制約了惡魔城系列的發(fā)展。
這種說法是不無道理的,因為“月下”已經是平面動作游戲發(fā)展到極致的作品,要想再有突破已經是非常非常的困難。其實KONAMI近年來的惡魔城作品之所以無法超越“月下”,甚至連相當都談不上的主要原因就是過于簡化。GBA和NDS的卡帶容量始終無法和光碟相比,因此游戲內容的縮水就在所難免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敵人形象反復出現的比例太大了。適逢近來又重溫了一次“月下”,我發(fā)現在“月下”中出現的各種妖魔鬼怪已經基本上都在后來的作品中反復登場了,還沒有反復出現的寥寥無幾。KONAMI很應該對此好好反思,就算制作射擊游戲都不能這樣偷工減料的。說到這一點,我反而要大大贊揚一下GBA上的首部惡魔城作品——月之輪回。“月輪”由于采用“外包”的方式交給了其他公司幫忙制作,因此原創(chuàng)的各種敵人占到相當的比例。雖然,“月輪”的整體素質不如后續(xù)作品,但只看原創(chuàng)敵人這一點,是應該贏得肯定的。
(月輪中無法選用大師兄修確實是一大敗筆。
其實我很希望惡魔城系列能夠嘗試一下采用2D縱深背景來制作,畢竟單線卷軸已經制作了這么多次。雖然之前沒有先例,但是當年的“月下”既然已大膽地嘗試首次以ARPG形式制作,為何不能在新作里嘗試采用2D縱深背景呢?畢竟全3D的惡魔城作品都推出過了,盡管評價并不算高。
一個游戲系列,有穩(wěn)固可靠的基點可以依托時,就有了根基。在這個根基上系列可以向各個不同的方向延伸。每一作都有新東西,每一作都有新嘗試,卻又不會失去其固有的風格。對于玩家來說,還能強求些什么呢?
《NDS惡魔城攻略》這篇文章屬于單機攻略欄目,由紅軟基地網友分享于2016-03-11,本文網址為:http://m.piola.cn/wenzhang/15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