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
- 1.47 MB
- 素材授權: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chenrong
- 上傳時間:
- 2018-05-05
- 素材編號:
- 193022
- 素材類別:
- 化工PPT
-
素材預覽
這是化工企業(yè)生產安全培訓ppt,包括了安全教育重要性,安全教育,法律、法規(guī)及安全管理規(guī)定,是為了加強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化工企業(yè)生產安全培訓ppt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wǎng)推薦的一款化工PPT類型的PowerPoint.
安全教育課件
何謂安全三級教育?
廠級教育
車間教育
班組教育
是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一條生產經(jīng)營單位應當對從業(yè)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保證從業(yè)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經(jīng)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yè)人員,不得上崗。
是企業(yè)生存發(fā)展的需要---安全生產法第五十條,從業(yè)應當接受教育培訓,掌握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
員工自我保護的需要,家庭和社會安全的責任。
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培訓是安全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是為安全工作提供思想、智力和能力保證的基礎性、經(jīng)常性工作。木桶理論告訴我們,木桶的容量不是取決于其中的長板,而是取決于其中最短的一塊木板。同樣道理,企業(yè)能否做到長效安全,不是由能力和思想基礎領先的多數(shù)職工來決定,而是受到少數(shù)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知識缺乏、安全技能不足的職工所左右,后者才是安全教育培訓的重點對象。
第1章 法律、法規(guī)及安全管理規(guī)定
第2章 防火防爆、消防基礎知識
第3章 防毒及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保管
第4章 電氣、靜電、機械安全技術基礎知識
第5章 安全色標及安全標志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病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
《生產事故報告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guī)定》
《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02年11月1日起實施。目的:是為了加強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
《安全生產法》第三條規(guī)定“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是安全生產基本方針,是《安全生產法》的靈魂。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本條例所稱危險化學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等性質,對人體、設施、環(huán)境具有危害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具備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和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要求的安全條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和崗位安全責任制度,對從業(yè)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崗位技術培訓。從業(yè)人員應當接受教育和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作業(yè);對有資格要求的崗位,應當配備依法取得相應資格的人員。
一、權利
(一)工傷保險和傷亡求償權
(二)危險因素和應急措施的知情權
(三)安全管理的批評檢控權
(四)拒絕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yè)權
(五)緊急情況下的停止作業(yè)和緊急撤離權
二、義務
(一)遵章守規(guī),服從管理的義務
(二)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義務
(三)接受培訓,掌握安全生產技能的義務
(四) 發(fā)現(xiàn)事故隱患及時報告的義務
生產廠區(qū)十四個不準:
(一)加強明火管理,廠區(qū)內不準吸煙。
(二)生產區(qū)內,不準未成年人進入。
(三)上班時間,不準睡覺、干私活、離崗和干與生產無關的事。
(四)在班前、班上不準喝酒。
(五)不準使用汽油等易燃液體擦洗設備、用具和衣物。
(六)不按規(guī)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不準進入生產崗位。
(七)安全裝置不齊全的設備不準使用。
(八)不是自己分管的設備、工具不準動用。
(九)檢修設備時安全措施不落實,不準開始檢修。
(十)停機檢修后的設備,未經(jīng)徹底檢查,不準啟用。
(十一)未辦高處作業(yè)證,不系安全帶,腳手架、跳板不牢,不準登高作業(yè)。
(十二)不準違規(guī)使用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
(十三)未安裝觸電保安器的移動式電動工具,不準使用。
(十四)未取得安全作業(yè)證的職工,不準獨立作業(yè);特殊工種職工,未經(jīng)取證,不準作業(yè)。
(一)嚴格執(zhí)行交接班制
(二)嚴格進行巡回檢查
(三)嚴格控制工藝指標
(四)嚴格執(zhí)行操作法(票)
(五)嚴格遵守勞動紀律
(六)嚴格執(zhí)行安全規(guī)定
(一)動火證未經(jīng)批準,禁止動火
(二)不與生產系統(tǒng)可靠隔絕,禁止動火
(三)不清洗,置換不合格,禁止動火
(四)不消除周圍易燃物,禁止動火
(五)不按時作動火分析,禁止動火
(六)沒有消防措施,禁止動火
(一)必須申請、辦證,并取得批準。
(二)必須進行安全隔絕。
(三)必須切斷動力電,并使用安全燈具。
(四)必須進行置換、通風。
(五)必須按時間要求進行安全分析。
(六)必須佩戴規(guī)定的防護用具。
(七)必須有人在器外監(jiān)護,并堅守崗位。
(八)必須有搶救后備措施。
(一)嚴禁不辦理審批手續(xù)下罐作業(yè)
(二)嚴禁不進行安全隔離下罐作業(yè)
(三)嚴禁不切斷動力電源、不懸掛禁止和閘標志牌
(四)嚴禁置換、清洗不合格下罐作業(yè)
(五)嚴禁安全分析不合格下罐作業(yè)
(六)嚴禁罐內照明不采用安全電壓
(七)嚴禁不佩戴必要的防護用品下罐作業(yè)
(八)嚴禁無專人罐外監(jiān)護和無可靠聯(lián)系手段下罐作業(yè)
(九)嚴禁無應急搶救措施下罐作業(yè)
(十)嚴禁中途停止下罐作業(yè)時不將焊具移出罐外
(一)嚴禁未佩戴安全帽進入高處作業(yè)現(xiàn)場
(二)嚴禁未拴安全帶高處作業(yè)
(三)嚴禁交叉作業(yè)時從高處向下投拋物品
(四)嚴禁六級以上風力室外高處作業(yè)
(五)嚴禁在石棉瓦上未固定好跳板高處作業(yè)
(六)嚴禁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病、癲癇病等患者高處作業(yè)
不傷害自己
不傷害他人
不被他人傷害
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
事故責任者沒有受到嚴肅處理不放過;
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
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
安全生產責任制
定義:根據(j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和企業(yè)生產實際,將各級領導、職能部門、工程技術人員、崗位操作人員在安全生產方面應該做的是及應負的責任加以明確規(guī)定的一種制度
2.1 火災的定義及分類
火災的定義: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從而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災害。
21.1 根據(jù)GB4968-1985《火災分類》按照物質燃燒的特征,可以劃分為A、B、C、D四類
A類火災――指固體物質火災。 如木材、棉、紙張等
B類火災――指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如甲醇、瀝青
C類火災――指氣體火災 。 如氫氣、煤氣等
D類火災――指輕金屬火災。 如鉀、鈉、鎂等
2.1.2 火災原因分類
違反電氣安裝、使用安全規(guī)定
吸煙
靜電
使用、運輸、存儲易燃易爆氣體、液體、粉塵時
違反安全操作規(guī)程
生活用火不慎,玩火
自燃、雷擊
2.2.1 物質燃燒三要素
可燃物
助燃物(氧化劑)
著火源
閃燃——在一定溫度下,易燃或可燃液體(包括能蒸發(fā)蒸氣的石蠟、樟腦等固體)產生的蒸氣和混合后,達到一定濃度遇到明火產生一閃即滅的燃燒現(xiàn)象。
液體閃點越低,火險越大,根據(jù)液體的閃點,可將能燃燒的液體火災危險分為三類:
甲類——閃點在28℃以下的液體(汽油、酒精等)
乙類——閃點在28-61℃液體(煤油、松節(jié)油等)
丙類——閃點在61℃以上的液體(柴油、桐油等)
著火---可燃物質在空氣中受著火源作用而發(fā)生持續(xù)燃燒的現(xiàn)象。
“著火”需要一定的溫度?扇嘉镔|開始持續(xù)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稱為“燃點”(又叫“著火點”)。燃點越低,就越容易著火。所以根據(jù)燃點的高低,可以鑒別物質的火災危險程度。
自燃——可燃物質在空氣中沒有外來火源的作用而靠自身熱或外熱而發(fā)生的燃燒現(xiàn)象稱“自燃”
自燃燃燒的最低溫度叫“自燃點”。物質的自燃點越低,發(fā)生火災的危險性越大。
爆炸——物質由一種狀態(tài)迅速變?yōu)榱硪环N狀態(tài),同時釋放很大能量,并伴隨有巨大聲響的現(xiàn)象。
可燃氣體、蒸氣或粉塵必須與空氣混合后成為具有一定濃度的混合物,并遇到火源才能發(fā)生爆炸。發(fā)生爆炸的濃度范圍稱為“爆炸濃度極限”。爆炸極限有“上限”、“下限”之分。凡可燃物質(氣體、蒸氣、粉塵)與空氣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爆炸的最高濃度稱“爆炸上限”;能發(fā)生爆炸的最小濃度稱“爆炸下限”。例如汽油的爆炸濃度極限在1.7-7.2%之間。
初起
發(fā)展
猛烈
下降
熄滅
(一)初起階段:燃燒面積不大、火焰不高、輻射熱不強,煙和氣體流動緩慢,燃燒速度不快,是撲救火災的最佳階段。
(二)發(fā)展階段:隨著燃燒時間的延長,環(huán)境溫度的升高,周圍可燃物或建筑構件被迅速加熱,氣流對流增加,燃燒速度加快,燃燒面積逐漸擴大,進入燃燒發(fā)展階段。
(三)猛烈階段:由于燃燒時間繼續(xù)的延長,燃燒速度不斷加快,燃燒面積迅速擴大,燃燒溫度急劇上升,氣流對流達到最快速度,輻射熱很強,建筑構件的承重能力急劇下降。
根據(jù)火災發(fā)展的階段特點,在滅火中,要抓緊時機,正確運用滅火原理,有效控制火勢,力爭將火災撲滅在初起階段。
4.3.1 防火基本措施
(一)消除著火源――如安裝防爆燈具、禁止煙火、接地等
(二)控制可燃物——以難燃或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防止可燃物質的跑、冒、滴、漏
(三)隔絕空氣——將可燃物品隔絕空氣儲存,在設備容器中充裝惰性介質保護
(一)通過充入惰性介質,排除容器或設備管道中的可燃物。
(二)防止可燃物的泄漏,特別是大量泄漏
(三)嚴格控制系統(tǒng)的含氧量,使其降到某一臨界量以下
(四)采取檢測措施,安裝報警裝置
(五)消除火源
(一)冷卻法——根據(jù)物質燃燒必須要具有一定的溫度這一條件,可將滅火劑直接噴灑在燃燒物上,使其溫度降低到燃燒點以下而終止燃燒。(冷卻劑、常用的是用水)
(二)隔離法——根據(jù)發(fā)生燃燒必須具備可燃物質這一條件,將燃燒物體與附近的可燃物隔離或疏散開來使得燃燒停止
(三)窒息法——根據(jù)可燃物發(fā)生燃燒需要足夠的空氣或氧氣這一條件,采用適當?shù)拇胧﹣矸乐箍諝饬魅肴紵齾^(qū),或采用惰性氣體稀釋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使燃燒物缺氧而停止燃燒
(四)抑制法——用滅火器參與燃燒的連鎖發(fā)應,使燃燒過程中的游離基消失,形成穩(wěn)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離基,從而使燃燒反應停止
滅火劑:是能終止和破壞燃燒物繼續(xù)進行燃燒的物質
滅火器:是裝有滅火劑進行滅火的器械
滅火劑分類: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鹵代烷等
2.4.1 水不能撲救以下物質和設備的火災
(一)堿金屬(鉀、鈉),炭化鈣、氧化鈣這些物質遇水會放出大量的熱,有可能發(fā)生爆炸;
(二)硫酸、硝酸、鹽酸不宜用強水流撲救。但可用噴霧水來撲救
(三)比水輕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體
(四)熔化的鐵水、鋼水、赤紅的金屬
(五)電氣火災在未切斷電源的情況下及精密儀器、設備起火
2.4.2 泡沫:
泡沫滅火主要是泡沫比易燃可燃液體來得輕,能覆蓋在著火的液面上,阻擋了液體的蒸氣進入燃燒區(qū),防止空氣與著火液面接觸,也防止了熱量向液面?zhèn)鲗Р⑽找欢ǖ臒崃,使得燃燒停止?span style="display:none">3ms紅軟基地
泡沫滅火劑主要用于油類火災及苯、甲苯等初起火災,也可撲救固體物質火災。但不能撲救帶電設備和氣體火災。
2.4.3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滅火原理是能冷卻燃燒物質和沖淡燃燒區(qū)的含氧量,使得燃燒停止。
二氧化碳適用撲救電氣設備、精密儀器、圖書和檔案,以及氣體、油類物質的初起火災。不能撲救輕金屬物質引起的火災。
2.4.4 干粉:
干粉是干燥微細的固體粉末,是由滅火劑和少量的添加劑制成。
干粉滅火劑有:BC是為碳酸氫鈉干粉;ABC是為磷酸銨鹽干粉
BC型干粉主要用于以下火災撲救:
(一)甲、乙、丙類液體,及其它有機溶劑類的初起火災;
(二)可燃氣體。如煤氣、甲烷、石油液化氣等;
(三)電氣設備。如發(fā)電機、電動機的初起火災。
ABC型干粉能撲救BC所能撲救的還可以撲救固體物質的火災。
手提(8Kg、5 Kg、4 Kg)
手提干粉操作:滅火時,將滅火器提入火場后,先拔去安全銷,一手握緊壓把和提把,另一手緊握噴粉管,對準火焰根部,壓把下壓,噴出干粉。
推車式(35 Kg)
推車式干粉操作:將滅火器推到失火地點附近,后部向著火源(室外應置于上風方向)。一般可由兩人操作,一人先取下噴槍,展開出粉管(注意切不可有擰折現(xiàn)象),一手握住噴槍管,另一手掌握噴射機構,將噴嘴對準燃燒處根部;同時另一人將滅火器放穩(wěn),撥出開啟保險銷,打開開啟機構,干粉即能噴出,邊移動邊左右掃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撲滅。
手提二氧化碳滅火器操作:滅火時先將滅火器提到距燃燒物5米左右的地方,然后放下滅火器,拔出保險銷,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緊握啟閉閥的壓把。使用時,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以防手被凍傷,在室外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時,應選擇在上風方向噴射,在室內窄小空間使用時,用后操作者應迅速離開,以防窒息。
推車式泡沫滅火器操作:一人施放皮管,雙手握住噴槍對準燃燒物;另一人按逆時針方向轉動手輪,開啟膽塞,然后將筒身顛倒,使拖桿觸地,再將施塞閥手柄扳直,使泡沫噴出。
2.4.8 高效水系滅火器:手提式(4 Kg)
手提式高效水系滅火器操作:滅火時,將滅火器提入火場后,先拔去安全銷,一手握緊壓把和提把,另一手緊握噴管,壓把下壓對準火焰根部掃射。
2.4.9 消火栓:分為室內與室外
2.5.1 員工應掌握的“三懂”“三會”“三能”
(一)三懂:
一)懂得單位重點部位,本崗位存在哪些火災危險性以及部門消防器材存放的位置;
二)懂得預防火災的基本措施及逃生自救的基本方法;
三)懂得撲救初起火災的方法。
(二)三會:
會報警
會使用消防器材
會處理火災隱患。
(三)三能:
一)能自覺遵守消防安全規(guī)章制度;
二)能及時發(fā)現(xiàn)火災隱患;
三)能有效撲救初起的火災。
三要
要熟悉自己住所的環(huán)境;
要遇事保持沉著冷靜;
要警惕煙毒。
三救
選擇逃生通道自救;
結繩下滑自救;
向外界求救。
三不
不乘坐電梯;
不輕易跳樓;
不貪戀財物。
首先一定要沉著,不要著急,要講清楚失火地點,什么東西著火,火勢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等,同時應將報警人的電話號碼和姓名告訴119指揮中心,以便隨時保持聯(lián)絡。
3.1.1 防毒
工業(yè)毒物進入人體的三個途徑:
呼吸道
皮膚
消化道。
其中最主要、最常見、最危險的途徑是呼吸道,
其次是皮膚,而經(jīng)消化道進入人體的較少。
一定佩戴好防毒口罩等勞保用品。
(一)工業(yè)毒物:氣體、蒸汽、霧、煙、氣溶膠塵。
(二)物理性職業(yè)危害:噪聲、振動、電磁輻射等。
(三)職業(yè)性傳染病:炭疽病、森林腦炎、布魯桿菌病等。
(四)其他。
第4章 電氣、靜電、機械安全技術基礎知識
一、觸電事故
電擊和電傷的概念
1.電擊:電流通過人體內部,使肌肉非自主痙攣收縮造成的傷害
嚴重時,破壞心、臟、肺、神經(jīng)系統(tǒng),甚至危及生命
直接接觸電擊:觸及正常狀態(tài)帶電的帶電體
間接接觸電擊:觸及正常狀態(tài)不帶電,故障狀態(tài)意外帶電的帶電體
電壓作用引起的電擊
2.電傷: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機械效應給人體造成的傷害
電弧燒傷、電流灼傷、皮膚金屬化、電氣機械性傷害等
(二)電流對人體的作用1.電擊致命原因
(1)心室顫動 數(shù)秒~數(shù)分鐘(6~8分鐘)→ 死亡
電氣、靜電、機械安全技術基礎知識
(2)窒息 窒息→缺氧或中樞神經(jīng)反射→室顫,:致命時間較長(10~20分)
(3)電休克(昏迷):中樞神經(jīng)反射造成體內功能障礙,昏迷時間長而后的死亡
2.電流效應的影響因素
(1)電流途徑:途徑不同危險性不同,但沒有不危險的途徑,最危險的是左手到前胸
(2)電流種類:
高頻電流:燒傷比工頻電流嚴重,但電擊的危險性較小
沖擊電流:指作用時間<0.1~10ms的電流,
種類:方脈沖、正弦波、電容放電脈沖
直流電流:持續(xù)時間>心臟周期,室顫閾值為交流的數(shù)倍
電氣、靜電、機械安全技術基礎知識
持續(xù)時間<200 ms,室顫閾值與交流大致相同
(3)個體特征:因人而異,健康情況、健壯程度、性別、年齡
(三)防止觸電事故的措施
1.直接接觸電擊防護
基本防護原則:使危險帶電體不被有意或無意地觸及
基本防護措施:絕緣、屏護、間距
2.間接接觸電擊防護
技術措施:保護接地(基本技術措施)、保護接零(基本技術措施)
加強絕緣、電氣隔離、等電位聯(lián)結
特低電壓(42V、36V、24V、12V和6V)、漏電保護裝置
靜電危害
1.靜電的特性
電氣、靜電、機械安全技術基礎知識
(1)靜電的產生條件:只要兩種物質緊密接觸而后分離,就可能產生靜電。同接觸電位差和接觸面上的雙電層直接相關
(2)靜電的影響因素:接觸表面電介質的性質和狀態(tài)、溫度、濕度、表面貼近的壓力,相互摩擦的速度等
(3)靜電特點:電壓高:可高達數(shù)千伏甚至上百千伏;電流小:可能小于1μA;靜電短路而泄放靜電能量:電阻小于1MΩ就可能發(fā)生。
電氣、靜電、機械安全技術基礎知識
機械作業(yè)安全有兩層意思, 一是指機械設備本身應符合安全要求; 另一是機械設備的操作者在操作時應符合安全要求。
一、機械設備對人體的傷害及原因
機械傷害:指機械設備與機械工具引起的絞、輾、碰、割、戳等人身傷害事故。如機械零部件、工件飛出傷人,切屑傷人,人的肌體或身體被旋轉機械卷入,臉、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傷等;
在生產作業(yè)中, 機械設備的操作者與機械設備的某個局部發(fā)生接觸, 形成一個協(xié)調的運動狀態(tài). 當這個狀態(tài)的兩個方面都處于良好時, 發(fā)生事故的可能性就小. 如果這個狀態(tài)的某一方面, 出現(xiàn)非正常的情況, 就有可能發(fā)生互相沖突而造成絞、輾、碰、割、戳等工傷事故, 使操作者受到傷害, 或使機械設備造成損壞。一般說來, 各種機械采用安全技術措施后, 只要遵守安全操作規(guī)程, 大多是不會發(fā)生傷害事故的; 但是如果在工作中違章作業(yè), 粗心大意, 也往往會造成工傷事故。
電氣、靜電、機械安全技術基礎知識
事故的種類一般有以下幾種:
1、機械設備零、部件作旋轉運動時造成的傷害, 其主要傷害形式是絞傷和物體打擊.絞傷一般有下列幾種:
① 直接絞傷手部. 如外露的齒輪、帶輪等直接將手指, 甚至整個手部絞傷或絞掉。
② 將操作者的衣袖、褲腳或者穿戴的防護用品如手套、 圍裙等絞進去, 隨著絞傷人, 甚至將人絞死。
③ 將女工的長發(fā)絞進去. 例如車床上光杠、絲杠等絞住女工的長發(fā)的事故是不少的。
物體打擊傷害一般有下列幾種:
1) 旋轉的零部件由于其本身的強度不夠或者裝卡不牢固, 從而在旋轉運動時甩出去, 將人擊傷。
2) 在可以進行旋轉的零部件上, 擺放未經(jīng)固定的東西, 在旋轉時由于離心力的作用, 將東西甩出傷人。
電氣、靜電、機械安全技術基礎知識
4. 沖床手工送料加工等。
因而, 在以上幾種情況下, 應特別引起注意, 如多人協(xié)同操作, 應定人開車, 有主有從, 有開車聯(lián)絡信號。傳動裝置檢修或進入設備內檢修, 應在動力源的開關處掛警示牌或設人監(jiān)護, 并在機內重復斷開傳動連接。工作場地應保持無油污、積水、雜物。工件堆放不得超高, 滾動工件應采用工位器具放置。另外, 高度在2米以下的所有傳動帶、轉軸、轉動鏈、帶輪、齒輪等運動的危險零部件及危險部位, 都應設置防護裝置, 并保持這些裝置的有效性。
電氣、靜電、機械安全技術基礎知識
2、機械設備的零部件作直線運動時造成的傷害
這類事故主要有:
① 壓傷. 如沖床、鍛錘的壓傷等;
② 砸傷. 是具有位能的零、部件掉下造成的;
③ 擠傷. 如作直線運動的零、部件, 將人身某部位擠住而造成。
除此以外, 還有刃具造成的傷害、手用工具造成的傷害以及機械設備造成的其他傷害如機械設備使用時發(fā)出的強光、高溫、化學能、輻射能及塵毒危害等。
二、機械作業(yè)最容易發(fā)生傷害事故的情況及預防措施
機械作業(yè)最易發(fā)生傷害事故的情況有:
1. 對機器進行清理、加油;
2. 突然停止或突然開動機器;
3. 檢修或安裝機器設備;
電氣、靜電、機械安全技術基礎知識
三、機械安全基礎知識
機械設備的主要危險有哪些類型?
機械設備的主要危險有以下九大類:
1、機械危險:包括擠壓、剪切、切割或切斷、纏繞、引入或卷入、沖擊、刺傷或扎傷、摩擦或磨損、高壓流體噴射或拋射等危險。
2、電氣危險:包括直接或間接觸電、趨近高壓帶電體和靜電所造成的危險等。
3、熱(冷)的危險:燒傷、燙傷的危險,熱輻射或其他現(xiàn)象引起的熔化粒子噴射和化學效應的危險,冷的環(huán)境對健康損傷的危險等。
4、由噪聲引起的危險:包括聽力損傷、生理異常、語言通信和聽覺干擾的危險等。
5、由振動產生的危險:如由手持機械導致神經(jīng)病變和血脈失調的危險、全身振動的危險等。
6、由低頻無線頻率、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各種高能粒子射線、電子或粒子束、激光輻射對人體健康和環(huán)境損害的危險。
7、由機械加工、使用和它的構成材料和物質產生的危險。
8、在機械設計中由于忽略了人類工程學原則而產生的危險。
9、以上各種類型危險的組合危險
“安全色”是表達安全信息的顏色,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意義。
應用“安全色”使人們能夠對威脅安全和健康的物體和環(huán)境做出盡快的發(fā)應,已減少事故的發(fā)生。
我國規(guī)定的“安全色”有紅、藍、黃、綠四種顏色。
安全標志是由安全色、幾何圖形邊框和圖形符號構成的、用以表達特定安全信息的標記。安全標志的作用是引起人們對不安全因素的注意,預防發(fā)生事故。安全標志分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標志四類。
最后希望本次培訓對大家工作及生活有所幫助。
居安思危,防微杜漸。希望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增強安全意識,提高安全保衛(wèi)能力。消防安全ppt課件1:這是消防安全ppt課件1,包括了消防安全,怎樣預防火災,親愛的同學們,生命是寶貴的,我們要珍惜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入廠安全告知ppt:這是入廠安全告知ppt,包括了重要危害介紹,公司概況,工藝路線,廠區(qū)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進入廠區(qū)前的安全準備,進入廠區(qū)后的安全要求,應急與應對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三年級安全教育主題班會ppt:這是三年級安全教育主題班會ppt,包括了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問題屢見不鮮,食品安全問題知識競賽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