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
- 366.50
- 素材授權(quán):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ppt
- 上傳時間:
- 2016-01-21
- 素材編號:
- 28452
- 素材類別:
- 人物PPT
-
素材預(yù)覽
這是一個關(guān)于論林黛玉與薛寶釵PPT,主要介紹了林黛玉、薛寶釵人物論代表性觀點、《紅樓夢》人物判詞、“寶釵撲蝶” 、林黛玉原型、林黛玉性格、林黛玉接受的教育、林黛玉家世等內(nèi)容。
論林黛玉與薛寶釵PPT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wǎng)推薦的一款人物PPT類型的PowerPoint.
林黛玉、薛寶釵人物論
中國文學(xué)史上最具爭議的作品,莫過于《紅樓夢》;而《紅樓夢》中最具爭議的,又莫過于釵黛問題。
清代《紅樓夢》誕生后,就生成了尊林派與尊薛派的爭執(zhí)。在清人鄒弢的《三借廬筆談》中就曾有記載 。
代表性觀點
釵黛“是兩種不可調(diào)和的美”(蔣和森《林黛玉論》)
“注重現(xiàn)實生活的人們,你們?nèi)ハ矚g薛寶釵吧!傾向性靈生活的人們,你們?nèi)勰搅主煊癜桑?rdquo;(王昆侖《紅樓夢》)
王蒙: “是社會的人,就會有薛寶釵精神;是人特別是女人,就會有林黛玉氣質(zhì)。”“釵黛合起來看,代表了人性最基本的‘吊詭’(悖論)”
《紅樓夢》人物判詞
寶釵黛玉 可嘆停機德,
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
金簪雪里埋。
結(jié)論1:
在金陵十二釵判詞中,寶釵與黛玉放在一起,位居正冊之首。警幻仙子讓寶玉聽的《紅樓夢曲》的《引子》中,最后一句是:“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這種對舉,具有并列作用。曹雪芹對林、薛寶釵的基本態(tài)度是我們解讀這個藝術(shù)形象的總鑰匙,進行人物道德評價的基準(zhǔn)。
“寶釵撲蝶”
那寶釵一路逶迤來至瀟湘館,想找黛玉一起來玩,“忽然抬頭見寶玉進去了,寶釵便站住低頭想了想:寶玉和林黛玉是從小一處長大,他兄妹間多有不避嫌疑之處,嘲笑喜怒無常;況且林黛玉素習(xí)猜忌,好弄小性兒的。此刻自己也跟了進去,一則寶玉不便,二則黛玉猜疑”
寶釵“剛要尋別的姊妹去,忽見前面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一上一下迎風(fēng)翩躚,十分有趣。寶釵意欲撲了來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來,向草地下來撲”
寶釵在滴翠亭無意中聽到了小紅與墜兒的隱事。
寶釵在外面聽見這話,心中吃驚,想道:“怪道從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盜的人,心機都不錯。這一開了,見我在這里,他們豈不臊了。況才說話的語音,大似寶玉房里的紅兒的言語。他素昔眼空心大,是個頭等刁鉆古怪東西。今兒我聽了他的短兒,一時人急造反,狗急跳墻,不但生事,而且我還沒趣。如今便趕著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個‘金蟬脫殼’的法子。”猶未想完,只聽“咯吱”一聲,寶釵便故意放重了腳步,笑著叫道:“顰兒,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說,一面故意往前趕。
誰知紅玉聽了寶釵的話,便信以為真,讓寶釵去遠,便拉墜兒道:“了不得了!林姑娘蹲在這里,一定聽了話去了!”墜兒聽說,也半日不言語。紅玉又道:“這可怎么樣呢?”墜兒道:“便是聽了,管誰筋疼,各人干各人的就完了。”紅玉道:“若是寶姑娘聽見,還倒罷了。林姑娘嘴里又愛刻薄人,心里又細,他一聽見了,倘或走露了風(fēng)聲,怎么樣呢?”
結(jié)論2:林、薛是具有獨特個性的典型形象。她們的對立和統(tǒng)一,構(gòu)成了作者心中的“理想化\兼美\形象”。
林黛玉原型
他(赤霞宮神瑛侍者)卻常在西方靈河岸上行走,看見那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顆“絳珠仙草”,十分嬌娜可愛,遂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仙草”始得久延歲月。后來既受天地精華,復(fù)得甘露滋養(yǎng),遂脫草木之胎,幻化人形,僅僅修成女體,就“終日游于離恨天外,饑則食蜜青果為膳,渴則飲灌愁海水為湯”。只因尚未酬報灌溉之德,故甚至五內(nèi)郁結(jié)著一段纏綿不盡之意,常說自己受了他雨露之惠,我并無此水可還,他若下世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還得過了。
1.絳珠仙草之幻化成人神話——追求不朽:死亡與新生
在仙草幻化的故事里,人與自然處在一種神秘的循環(huán)轉(zhuǎn)化之中,這就揭示了“無窮盡的死亡與新生”的主題,其實質(zhì)則是對生命不朽的追求。這正是黛玉原型之一意蘊。
由于疾病、弱質(zhì)以及多愁善感的個性氣質(zhì),黛玉對個體生命的有限性的感受要比別人強烈而深刻得多。她的悲涼、感傷、早夭從反面體現(xiàn)了黛玉原型中對不朽的追求這一重要意蘊。
2.絳珠仙草之幻化成人后個體行為分析
絳珠仙草是完全被動地靠神瑛侍者的“甘露灌溉”,才得以“久延歲月”,但是修成女體之后,就“終日游于離恨天外,饑則食蜜青果為膳,渴則飲灌愁海水為湯”。后來追隨神瑛侍者下凡,這些都是絳珠仙子的主動行為。
這是林黛玉性格中主動性的文化基因。黛玉的主動性反映在性格上,就表現(xiàn)為她在大觀園的女孩子中最有追求。這是黛玉最可寶貴的品格
當(dāng)時寶玉在“沁芳閘橋邊桃花底下一塊石上坐著”細細展讀,黛玉問他“什么書”。“寶玉見問,慌的藏之不迭,便說道:‘不過是《中庸》、《大學(xué)》。’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兒給我瞧,好多著呢。’”于是寶玉只好拿了出來,兩人共讀,成為《紅樓夢》的一段佳話。
黛玉的這種主動性和寶釵的被動性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從生命意識到性格習(xí)慣,都顯示出這一重要區(qū)別。
林黛玉性格
自從《紅樓夢》問世以來,林黛玉以她清靈卓異而又多疑多妒的性格特質(zhì),在精神生活領(lǐng)域被人倍加贊嘆、敬仰,在世俗生活領(lǐng)域又使人唯恐避之而不及。
林黛玉是紅樓兒女中:
1.具有極其寶貴的、極其罕有的天性。
2.林黛玉性格主動性,是最可寶貴的品格。
在還淚神話中,絳珠小草的成人過程是兩個因素促成的。
首先是神瑛侍者的作用,使小草得以“久延歲月”;
另外一個原因是絳珠小草“后來既受天地精華,復(fù)得雨露滋養(yǎng)”。
四十九回寶琴、李紋、李綺、邢岫煙等來到大觀園,寶玉曾有一大段感慨,其中有這樣幾句:“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華靈秀,生出這些人上之人來!”
在大觀園原住民和外來人口中,所有這些女孩子,曹雪芹借用薛寶琴的眼光寫出,“林黛玉是個出類拔萃的”。因此林黛玉最得天地之鐘靈毓秀,她身上的某種帶有空靈意味的氣質(zhì),是其他少女、少婦很少甚至已經(jīng)消失了的,是一種極其寶貴的天性。
林黛玉任性
林黛玉的任性并不全是缺點,有時恰恰是她堅守自己的天性,不茍同流俗的表現(xiàn)。
周瑞家送宮花
周瑞家的進來笑到:“林姑娘,姨太太著我送花兒與姑娘戴來了。”寶玉聽說,便先問:“什么花兒?拿來給我。”一面早伸手接過來了。開匣看時,原來是宮制堆紗新巧的假花。黛玉只就寶玉手中看了一看,便問道:“還是單送我一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呢?”
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這兩枝是姑娘的了。” 黛玉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周瑞家的聽了,一聲兒也不言語。
周瑞家“心情乖滑,專慣各處獻勤討好。所以各房主子都喜歡他。”
在第二十二回 至晚散時,賈母深愛那小旦的與一個做小丑的,因命人帶進來,細看時益發(fā)可憐見,因問年紀(jì),那小旦才十一歲,小丑才九歲,大家嘆息了一回。賈母命人另拿些肉果與他兩個,又另外賞錢兩串。鳳姐笑道:“這孩子扮上活象一個人。你們再看不出來。”寶釵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說。寶玉也猜著了,亦不敢說,只有湘云接著笑道:“倒象林妹妹的模樣兒。”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使個眼色。眾人卻都聽了這話,留神細看,都笑起來了,說果然不錯,一時散了。
寶玉問她:“凡事都有個緣故,說出來,人也不委屈。好好就惱了,終是什么原故起的?”林黛玉冷笑道:“問得我倒好,我也不知為什么原故。我該給你們?nèi)⌒Φ?mdash;拿我比戲子取笑。”寶玉道:“我并沒有比你,我并沒笑,為什么惱我呢?”黛玉答道:“你還要比,你還笑?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的還厲害呢!”林黛玉不僅對眾人把自己比做戲子怒形于色,尤其對賈寶玉為阻止史湘云開玩笑而使眼色的動作耿耿于懷。“你為什么又和史湘云使眼色?這安的什么心?莫不是她和我玩,她就自輕自賤了?她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貧民的丫頭,她和我玩,設(shè)若我回了口,豈不自惹人輕賤呢。”
鹡鸰香念珠
北靜王贈珠:(第14回)水溶將腕上一串念珠卸了下來,遞與寶玉道:“今日初會,倉促竟無敬賀之物,此是前日圣上親賜鹡鸰香念珠一串,權(quán)為賀敬之禮。”
寶玉轉(zhuǎn)贈:
寶玉又將北靜王所贈鹡鸰香串珍重取出來,轉(zhuǎn)贈黛玉。
點評:這兩個男子對香念珠的態(tài)度都極恭謹看重。水溶出身皇親,御賜之物關(guān)系前程。寶玉的“珍重”,原因就復(fù)雜一點了,他與水溶的確投緣, 甚至可說是知音了。古時以鹡鸰鳥喻兄弟,亦作“脊令”。 寶玉對兄弟般的好友的贈送自然要極為看重。
黛玉摔珠:
黛玉說:“什么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遂擲而不取。
點評:
黛玉天性中有一種對于“潔”的執(zhí)著追求,“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對于任何在她看來不“潔”的東西,不論它在別人眼里多么珍貴,或者那個東西確實是寶貝,她也毫不在乎,棄若敝屣。
黛玉怒而擲其他“臭男人”拿過的東西,其實是在向?qū)氂癖砻鳎?ldquo;我的心中只有你。”
林黛玉率真
黛玉的天性保持得好,一個重要方面是她的格外真率,有時候乍一看似乎顯得有點缺少涵養(yǎng),怎么說翻臉就翻臉。其實不是,而是黛玉特別敏感,最無顧忌,總是將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毫無顧忌地展示出來。
第四十回 劉姥姥二進大觀園
鳳姐兒偏揀了一碗鴿子蛋放在劉姥姥桌上。賈母這邊說聲“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自己卻鼓著腮不語。眾人先是發(fā)怔,后來一聽,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來。
史湘云撐不住,一口飯都噴了出來,林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桌子噯喲,寶玉早滾到賈母懷里,賈母笑的摟著寶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著鳳姐兒,只說不出話來,薛姨媽也撐不住,口里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飯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離了坐位,拉著他奶母叫揉一揉腸子。地下的無一個不彎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著笑去的,也有忍著笑上來替他姊妹換衣裳的,獨有鳳姐鴛鴦二人撐著,還只管讓劉姥姥。
劉姥姥便伸箸子要夾,那里夾的起來,滿碗里鬧了一陣好的,好容易撮起一個來,才伸著脖子要吃,偏又滑下來滾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親自去撿,早有地下的人撿了出去了。劉姥姥嘆道:“一兩銀子,也沒聽見響聲兒就沒了。”眾人已沒心吃飯,都看著他笑。賈母又說:“這會子又把那個筷子拿了出來,又不請客擺大筵席。都是鳳丫頭支使的,還不換了呢。”
(原是鳳姐和鴛鴦商議定了,單拿一雙老年四楞像牙鑲金的筷子與劉姥姥。劉姥姥見了,說道:“這叉爬子比俺那里鐵锨還沉,那里犟的過他。”說的眾人都笑起來。)
給惜春的畫預(yù)先擬好了《攜蝗大嚼圖》題目。劉姥姥聽了戲班子演奏的音樂后,又有酒助興,“越發(fā)喜得手舞足蹈起來。寶玉因下席過來,向黛玉笑道:‘你瞧劉姥姥的樣子。’黛玉笑道:‘當(dāng)日圣樂一奏,百獸率舞,如今才一牛耳。’眾姐妹都笑了。”
寶釵:“這‘母蝗蟲’三字,把昨兒那些形景都現(xiàn)出來了。虧他想的倒也快。”
點評:足見,“母蝗蟲”三字,刻薄則有幾分刻薄,真實卻也十二分的真實。刁鉆若此,至顰卿成絕;聰明若此,至顰卿成絕;于是,犀利若此,至顰卿成絕也。
林黛玉揶揄作為清客的劉姥姥:不是人窮,而是志短。
取笑史湘云
二人正說著,只見湘云走來,笑道:“二哥哥,林姐姐,你們天天一處頑,我好容易來了,也不理我一理兒。”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愛說話,連個‘二’哥哥也叫不出來,只是‘愛’哥哥‘愛’哥哥的;貋碲s圍棋兒,又該你鬧‘幺愛三四五’了。” ……湘云道:“你敢挑寶姐姐的短處,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黛玉聽了,冷笑道:“我當(dāng)是誰,原來是他!我那里敢挑他呢。”寶玉不等說完,忙用話岔開。
林黛玉主動性還表現(xiàn)在她有追求,善于展示.
在人多的場合,只要是有黛玉在,她總要或者說總會有意無意地成為這個場合的中心,這和她天性中有追求要展示的文化基因有關(guān)。
省親 作詩
第一首詩乃是在《大觀園》建成,元春省親之時的命題之作。“原來林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將眾人壓倒,不想賈妃只命一匾一詠,倒不好違諭多作,只胡亂作一首五律應(yīng)景罷了。”《世外仙源》是黛玉的分內(nèi)之作,而《杏簾在望》則是替寶玉所作。
世外仙源名園筑何處,仙境別紅塵。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
杏簾在望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
教香菱作詩
黛玉道:“什么難事,也值得去學(xué)!不過是起承轉(zhuǎn)合,當(dāng)中承轉(zhuǎn)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香菱笑道:“……如今聽你一說,原來這些格調(diào)規(guī)矩竟是末事,只要詞句新奇為上。”黛玉道:“正是這個道理。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
林黛玉性格形成
從作者描繪的黛玉的成長環(huán)境中,讀者可以看到,成就黛玉這種“理想人格”的,是她的生存環(huán)境:孤獨無依。
作者為世外仙姝的存在安排了一個殘酷的理想環(huán)境:喪失所有直系親屬,寄人籬下,孤獨多病。
林黛玉接受的教育
1.從接受當(dāng)時的世俗教育的角度來說,在黛玉的身邊,形成了一個教育的真空。
正是這個教育的真空,成就和保持了黛玉的自然人格。也正是這個教育的真空,形成和加固了黛玉的悲劇性格,使她終生都被摒棄在世俗的幸福之外。
林黛玉家世
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蘭臺寺大夫,本貫姑蘇人氏,今欽點出為巡鹽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來這林如海之祖,曾襲過列侯,今到如海,業(yè)經(jīng)五世。起初時,只封襲三世,因當(dāng)今隆恩盛德,遠邁前代,額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襲了一代;至如海,便從科第出身。雖系鐘鼎之家,卻亦是書香之族。
(林黛玉:末世書香鐘鼎之家族。 )
只可惜這林家支庶不盛,子孫有限……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個三歲之子,偏又于去歲死了。雖有幾房姬妾,奈他命中無子,亦無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賈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歲。夫妻無子,故愛如珍寶,且又見他聰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讀書識得幾個字,不過假充養(yǎng)子之意,聊解膝下荒涼之嘆……堪堪又是一載的光陰,誰知女學(xué)生之母賈氏夫人一疾而終。
(林黛玉一方面浸染了中國文人精神品格;另一方面必然面臨“世俗教育的真空”帶來的危機。)
2.從成就愛情的方面來說,孤獨無依的生存狀態(tài),為黛玉的愛情提供了理想的場所和心境。
因為沒有直系親屬的指教與監(jiān)護,黛玉才得以與寶玉忘形地親昵,相對自由地發(fā)展他們之間的愛情。
黛玉笑道:“你既要在這里,那邊去老老實實的坐著,咱們說話兒。”寶玉道:“我也歪著。”黛玉道:“你就歪著。”寶玉道:“沒有枕頭,咱們在一個枕頭上。”黛玉道:“放屁!外頭不是枕頭?拿一個來枕著。”寶玉出至外間,看了一看,回來笑道:“那個我不要,也不知是那個臟婆子的。”黛玉聽了,睜開眼,起身笑道:“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請枕這一個。”說著,將自己枕的推與寶玉,又起身將自己的再拿了一個來,自己枕了,二人對面倒下。
黛玉因看見寶玉左邊腮上有鈕扣大小的一塊血漬,便欠身湊近前來,以手撫之細看,又道:“這又是誰的指甲刮破了?”寶玉側(cè)身,一面躲,一面笑道:“不是刮的,只怕是才剛替他們淘漉胭脂膏子,蹭上了一點兒。”說著,便找手帕子要揩拭。黛玉便用自己的帕子替他揩拭了,口內(nèi)說道:“你又干這些事了。干也罷了,必定還要帶出幌子來。便是舅舅看不見,別人看見了,又當(dāng)奇事新鮮話兒去學(xué)舌討好兒,吹到舅舅耳朵里,又該大家不干凈惹氣。”
寶玉總未聽見這些話,只聞得一股幽香,卻是從黛玉袖中發(fā)出,聞之令人醉魂酥骨。寶玉一把便將黛玉的袖子拉住,要瞧籠著何物。
黛玉冷笑道:“難道我也有什么‘羅漢’‘真人’給我些香不成?便是得了奇香,也沒有親哥哥親兄弟弄了花兒,朵兒,霜兒,雪兒替我炮制。我有的是那些俗香罷了。”
寶玉笑道:“凡我說一句,你就拉上這么些,不給你個利害,也不知道,從今兒可不饒你了。”說著翻身起來,將兩只手呵了兩口,便伸手向黛玉膈肢窩內(nèi)兩肋下亂撓。黛玉素性觸癢不禁,寶玉兩手伸來亂撓,便笑的喘不過氣來,口里說:“寶玉,你再鬧,我就惱了。”寶玉方住了手,笑問道:“你還說這些不說了?”黛玉笑道:“再不敢了。”一面理鬢笑道:“我有奇香,你有‘暖香’沒有?”
共讀《西廂》
二十三回寶玉與她共讀《西廂》,本來是一件彼此都很快樂的事情。但是后來寶玉用了兩句里面的話與她開玩笑,“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個傾國傾城貌”,將兩人比作張生與崔鶯鶯,黛玉當(dāng)時就急得豎眉瞪眼,面含怒容,“指寶玉道:‘你這該死的胡說!好好的把這淫詞艷曲弄了來,還學(xué)了這些混話來欺負我。我告訴舅舅舅母去。’說到‘欺負’兩個字上,早又把眼圈兒紅了,轉(zhuǎn)身就走。”寶玉趕緊賠不是,又賭咒發(fā)誓表決心。說得黛玉“嗤的一聲笑了,揉著眼睛” 引用了《西廂》里的“苗而不秀,是個銀樣镴槍頭”來回敬他。
3.從喪失婚姻的角度來說,正是孤獨無依的生存狀態(tài)、世俗教育的缺失,使成長到青年初期的黛玉一步步失歡于家長,在這些能夠左右寶玉婚姻的人面前喪失入選的資格。
第54回“史太君破陳腐舊套”,賈母:“只一見了一個清俊的男人,不管是親是友,便想起終身大事來,父母也忘了,書禮也忘了,鬼不成鬼,賊不成賊,那一點兒是佳人?便是滿腹文章,做出這些事來,也算不得是佳人了。”可以說是針對黛玉在第40回中的失言而發(fā)出的嚴厲的指責(zé)。
總結(jié)
在孤獨環(huán)境中成長,又匆匆在孤獨環(huán)境中凋謝,是世外仙姝的唯一來路和去路。
大觀園中的世外仙姝的動人形象,只能產(chǎn)生于孤獨無依、寄人籬下、體弱多病的生存狀況,只能維持在青年初期、嫁人之前,這是生活于那個時代中的作者的最清醒的認識和最徹底的無奈。
薛寶釵人物論
薛寶釵人物形象研究歷史狀況:
1.《紅樓夢》出現(xiàn)——20世紀(jì)前半期
有褒有貶 貶抑有度
2.20世紀(jì)50年代——20世紀(jì)80年代
紅學(xué)研究泛政治化 薛寶釵人物意識形態(tài)化
3. 20世紀(jì)80年代以來,對薛寶釵人物研究向理性回歸,但意識形態(tài)化流毒很深。
評判薛寶釵形象基本標(biāo)準(zhǔn)
作者態(tài)度:
在對薛寶釵的評價中,人們有時忽略了她在金陵十二釵中的地位,她是曹雪芹充滿愛心和悲悼之情的一個少女。
文本:
對藝術(shù)形象的分析必須遵循文本至上原則,即一切從文本提供的全部信息出發(fā),將文本作為判別的最重要的依據(jù)。
不能從意識形態(tài)、政治需要出發(fā),不能存先入之見 ,不能對釵、黛采用雙重標(biāo)準(zhǔn)。
釵 黛 比較
論相貌:黛玉、寶釵無疑是美中魁首。
論才情:黛玉是靈氣充溢的“仙才”,而寶釵則是“全才”。
論人情練達:
黛玉是難以望其項背的。
才、貌并不是寶釵的最動人之出,曹雪芹要表現(xiàn)的,是這位“品格端方”女子的“人情練達”之動人。
第五回說寶釵“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而且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頭子們,亦多喜與寶釵去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寶釵卻渾然不覺”。
點評:
從整個思想境界來看,黛玉要高于寶釵;
但在人情練達方面黛玉確實不如寶釵。
第八回說寶釵:
“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云守拙” 。
點評:
把她看得過于成熟化,是我們在解讀薛寶釵藝術(shù)形象時走入誤區(qū)的一大原因。
這種“罕言寡語”、“藏愚守拙”的情況在以后情節(jié)中(寶釵成長)有所改變。
第二十二回
由于這天是寶釵十五歲(及笄)生日,意味著女孩子成年,所以賈母出資二十兩為她做生日。賈母問她“愛吃何物,愛聽何戲等語”。“寶釵深知賈母年老人,喜熱鬧戲文,愛吃甜爛之食,便總依賈母往日素喜者說了出來。賈母更加歡悅”。
點評:
這個細節(jié)歷來都是寶釵最受非議的事情之一 。
我們不要把她看得太老練,她沒有那么多陰謀,她全都是陽謀。
善于關(guān)心人是寶釵的一個突出優(yōu)點
第三十六回
寫到湘云由于嬸娘家派人來接她回去,她舍不得離開榮國府,尤其是大觀園,“眼淚汪汪的,見有他家人在眼前,又不敢十分委曲”。寶釵很細心,考慮得很周到,她“心內(nèi)明白,他(湘云)家人若回去告訴了他嬸娘,待他家去又恐受氣,因此倒催他走了”。
第四十八回:
寶釵道:“不如叫菱姐姐和我作伴去。我們園里又空,夜長了,我每夜作活,越多一個人豈不越好。”
寶釵笑道:“我知道你心里羨慕這園子不是一日兩日了,只是沒個空兒。就每日來一趟,慌慌張張的,也沒趣兒。所以趁著機會,越性住上一年,我也多個作伴的,你也遂了心。”
寶釵笑道:“我說你‘得隴望蜀’呢。我勸你今兒頭一日進來,先出園東角門,從老太太起,各處各人你都瞧瞧,問候一聲兒,也不必特意告訴他們說搬進園來。若有提起因由,你只帶口說我?guī)Я四氵M來作伴兒就完了;貋磉M了園,再到各姑娘房里走走。”
寶釵性格形成過程中兩次改造
第一次改造
在解讀寶釵藝術(shù)形象塑造中,四十二回是最重要至少是最關(guān)鍵的一個回次。
它通過寶釵的夫子自道形式,將寶釵天性的被改造,以及她自覺不自覺地按照封建道德規(guī)范的要求來改造別人的過程,生動地展現(xiàn)了出來。
第40回在賈府家宴上行酒令的時候,林黛玉當(dāng)著賈母、王夫人等人的面,脫口說出兩句《牡丹亭》、《西廂記》中的唱詞:“良辰美景奈何天”、“紗窗也沒有紅娘報”。對于當(dāng)時的貴族少女來說,這可以說是相當(dāng)嚴重的失態(tài)。
第42回寶釵就此鄭重向黛玉提出警告。
“你當(dāng)我是誰,我也是個淘氣的。從小七八歲上也夠個人纏的。我們家也算是個讀書人家,祖父手里也極愛藏書。”
先時人口多,姊妹兄弟都在一起,都懶看正經(jīng)書。弟兄們也有愛詩的,也有愛詞的,諸如這些‘西廂’‘琵琶’以及‘元人百種’,無所不有。他們是偷背著我們看,我們卻也偷背著他們看。后來大人知道了,打的打,罵的罵,燒的燒,才丟開了。所以咱們女孩兒家不識字的倒好……既認得了字,不過揀那正經(jīng)的看也罷了,最怕見了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庚辰本二十二回脂批說,寶釵“天性從禮合節(jié)”。說她“從禮合節(jié)”十分準(zhǔn)確,只不過“天性”是不可能“從禮合節(jié)”的,這是后天家庭教育與社會影響所致。
結(jié)論:黛玉的天性保持得好,而寶釵純真的天性被封建家族的長輩們改造了,在家里第一次被改造,從一個天真活潑、喜歡追求自己喜愛的知識的女孩子被改造為恪守封建道德規(guī)范的少女,成了一個真誠信奉封建禮教而且還自覺動員別人信奉者。
第二次再改造
如果說寶釵第一次被改造是純潔天性的逐漸喪失,那么她的再次被改造則是天性的局部復(fù)蘇,實際上是對第一次改造的反改造,所以稱之為被再改造。
盡管這次反改造不是人們刻意為之的,卻是客觀實際發(fā)生了的情況。
寶釵的這個第二次改造即被再改造實際上從來到榮國府就開始
第一階段:入住榮國府(住在梨香院)
第八回是寶釵第一次正式出場
寶釵正式出場的時間至少是她與母親、哥哥來京住入榮國府半年多之后,也許已經(jīng)超過一年。
李嬤嬤聽了,又是急,又是笑,說道:“真真這林姐兒,說出一句話來,比刀子還尖。你這算了什么。”
寶釵也忍不住笑著,把黛玉腮上一擰,說道:“真真這個顰丫頭的一張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歡又不是。”
第二個階段是遷入大觀園之后。由于進一步擺脫了家長的束縛,在寶玉、黛玉等的影響下,在整個寬松環(huán)境的熏陶下,寶釵的這一被再改造的過程明顯加快了。
第四十二回:
黛玉又看了一回單子,笑著拉探春悄悄的道:“你瞧瞧,畫個畫兒又要這些水缸箱子來了。想必他糊涂了,把他的嫁妝單子也寫上了。”探春“噯”了一聲,笑個不住,說道:“寶姐姐,你還不擰他的嘴?你問問他編排你的話。”寶釵笑道:“不用問,狗嘴里還有像牙不成!”一面說,一面走上來,把黛玉按在炕上,便要擰他的臉。黛玉笑著忙央告:“好姐姐,饒了我罷!顰兒年紀(jì)小,只知說,不知道輕重,作姐姐的教導(dǎo)我。姐姐不饒我,還求誰去?”
第四十二回
寶釵針對黛玉提出的放惜春一年假的建議,權(quán)威性地表示:“如今(給她)一年的假也太多,一月的假也太少,竟給他半年的假,再派(注意:是‘派’而不是‘請’)了寶兄弟幫著他。并不是為寶兄弟知道教著他畫,那就更誤了事;為的是有不知道的,或難安插的,寶兄弟好拿出去問問那會畫的相公,就容易了。”
第七十回也是觀察寶釵形象變化的重要一回,而且由于它處于前八十回的最后部分,是寶釵來到榮國府進入大觀園有幾年了,所以具有特別的價值。
第七十回:探春寶釵等都笑說:‘老太太不用急。書雖替他不得,字卻替得的。我們每人每日臨一篇給他,搪塞過這一步就完了。一則老爺?shù)郊也簧鷼,二則他也急不出病來。”
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PPT:這是一個關(guān)于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PPT),主要介紹了人物刻畫之寶釵、人物刻畫之寶玉、寶釵不承認金玉良緣、寶釵內(nèi)心志向高遠等內(nèi)容。薛寶釵是《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被譽為“群芳之冠”。她體態(tài)豐滿,品格端方,才德兼?zhèn)洌愿翊蠖,是金陵四大家族之薛家的掌上明珠,但在她冰冷的外表下,也藏著一顆火熱的心,比如,曾作過《螃蟹詠》諷刺貪官污吏。身上掛有一金鎖,刻著“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八字,與賈寶玉隨身所載之玉上所刻之“莫失莫忘,仙壽恒昌”恰好是一對,因此有“金玉良姻”之說。海棠詩社別號蘅蕪君,此正因薛寶釵住在蘅蕪院中,蘅蕪院前香草遍布,院內(nèi)卻宛若雪洞般冰冷樸素。她的代表花卉是牡丹。她的情榜中評語已無考,有人認為是“無情”,縱是無情也動人。